】 【打 印】 
穩就業助力刺激內需
http://www.CRNTT.com   2023-03-08 09:54:39


中國今年經濟增速的預期目標定在5%左右,體現了穩中求進的經濟工作總基調。
  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據大公報報道,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用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替代了過去“六穩”“六保”的提法,使得今年經濟工作更加聚焦。根據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三穩”工作的預期目標是: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量化GDP就業內需等工作

  今年1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測值為5.2%,2、3月份高盛、花旗、大摩、摩根大通等主要國際機構的最新預測分別為5.5%、5.7%、5.7%、5.6%。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預期值相對偏保守,一方面反映當前內外部環境的嚴峻性、複雜性的充分估計,有助合理引導市場預期;另一方面體現了必須在提高質量效益基礎上,長期保持合理經濟增長的要求,進一步確立宏觀政策不搞強刺激的總基調。

  今年2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回升至52.6,創2012年5月以來新高。13個分項指數中,除在手訂單和原材料庫存指數還處於收縮區間外,其他分項指數均重返擴張區間。新出口訂單指數更是結束2021年5月份以來持續收縮的情況,大幅反彈至52.4。各類規模企業制造業PMI指數均回升至擴張區間。綜合PMI產出指數回升至56.4,為2017年有數據以來新高。

  如果今年中國能够實現5%左右的增長,2020至2023年四年複合平均增速將達到4.62%,高於過去三年複合平均增速4.5%,對疫情三年造成的經濟損失將有所補償。鑒於今年全球經濟增長2%左右,中國經濟有望形成獨立向上的運行態勢,同時中美經濟總量差異有望重新收斂。當然,5%左右并非政府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測值。如果今年有條件通過內生性增長而非強刺激實現更快的增速,政府更加樂見其成。<nextpage>

  今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要高於往年每年新增1100萬以上的要求。就業不充分是疫情衝擊導致中國實際經濟增速低於潛在產出,產出缺口為負的突出表現。疫情三年年均城鎮新增就業1220萬人,較2015至2019年趨勢值年均少增118萬人。去年,城鎮就業人口首現環比下降842萬人,就業總人口下降1301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58%,其中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平均為17.56%,二者均刷新2018年有數據以來的紀錄。增加就業是當前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著力擴大內需的關鍵。今年仍有1158萬應屆高校畢業生,實現1200萬人左右的新增就業是穩就業的基本要求。

  今年通脹預期目標與前兩年保持一致,在經濟快速恢複過程中,國內物價保持基本穩定。今年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2.1%,核心CPI增長1%。同期,食品煙酒類十個二級分類的CPI子項中,糧食、食用油、鮮菜、水產品、蛋類、鮮果、煙草等七項同比增速,相當於過去五年趨勢值的1.17至2.65倍;畜肉類子項通脹雖低於過去五年的趨勢值,但同比增長6.6%,相當於同期平均通脹的3.14倍。今年要求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是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的重要保障。

  人民銀行在最新發布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預計國內通脹水平總體保持溫和,但也要警惕未來通脹反彈壓力。短期看,通脹壓力總體可控,當前國內經濟恢複過程中,有效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中長期看,一方面,國內經濟供需大體平衡,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居民通脹預期平穩,物價水平保持基本穩定的有利條件。另方面,對未來物價走勢的不確定性也需關注,如防疫優化後消費動能可能逐步升溫,勞動力市場加速回暖可能對未來工資變化產生影響,以及海外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大等。

  細化財政預算安排

  去年12月17日中國經濟年會上,人民銀行領導在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時指出,2023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准有力,就是“總量要足、投向要准”,對經濟的支持力度不小於2022年。與財政政策需要等到全國兩會審議批准不同,貨幣政策具有相機抉擇的靈活性。去年12月5日,人民銀行就再次宣布全面降准0.25個百分點。今年1月份,M2同比增速創2016年5月份以來新高,新增人民幣信貸餘額創單月歷史紀錄。

  這顯示隨著疫情擾動的影響減弱,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逐漸正常化,加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市場有效融資需求恢複。1月份月均隔夜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和銀行間7天質押式回購利率(DR007)分別環比上升33和15個基點,2月份又分別上升52和19個基點。2月份,2年期國開債和3個月AAA級同業存單收益率環比一改上月環比回落的勢頭,分別上升7和8個基點。這反映當月市場融資需求繼續恢複,市場流動性進一步收緊。<nextpage>

  鑒於兩會之後財政預算落地,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加快發行,需進一步加強財政貨幣政策的協調聯動,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不排除央行未來還可能降准乃至降息,因為保持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是留著用的,而非攢著看的。這也是綜合發揮貨幣政策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的題中應有之義。

  通脹威脅不是當前貨幣寬鬆的掣肘。2月份,制造業PMI中的生產指數大幅反彈6.9個百分點至56.7,重現供給恢複快於需求的態勢;服務業PMI指數環比回升1.6個百分點至55.6,小於同期制造業PMI指數的升幅,顯示服務業回歸常態化的動能減弱。

  倒是非金融企業和居民部門加杠杆的意願有待觀察。1月份,社融同比少增近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企業債券融資少增4352億元,這與同期企事業單位貸款同比多增1.32萬億元形成鮮明對比。同時,去年居民儲蓄存款同比多增7.94萬億元,貸款少增4.09萬億元,今年1月份存款同比多增7900億元,貸款少增5858億元。

  政府工作報告對於今年財政貨幣政策均著墨不多,主要看點是披露了兩個重要的財政預算指標。一個是今年赤字率擬按3%安排,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這個赤字率雖然低於2020年的3.6%和2021年的3.2%,卻仍高於正常水平,體現了財政政策的逆周期調節。盡管今年沒有了去年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依法上繳結存利潤的特殊因素,但考慮到今年經濟總體回升,加上去年集中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後基數偏低,財政收入有望實現恢複性增長,國家可用財力增加,有助於保持財政支出強度。<nextpage>

  另一個是今年擬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8萬億元。過去三年,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分別為3.75萬億、3.65萬億和3.65萬億元,今年安排的額度最高。不過,由於去年依法盤活用好專項債務結存限額5000億元,去年實際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超過了4萬億元。從這個意義上講,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安排低於去年的實際水平。此外,今年沒有安排特別國債發行。

  總的來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經濟增速的預期目標定在5%左右,但對新增就業更多強調,體現了穩中求進的經濟工作總基調。預算赤字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安排,均考慮了在支持高質量發展中保障財政可持續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的需要,同時也與今年經濟增速預期目標相匹配。考慮到存量及增量政策叠加發力,今年實際經濟增速超過5%雖不強求但也是有可能的。這有助於更好實現“兩步走”戰略,即到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