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6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養老服務保障”,對“如何養老”這一人民群眾的關切事進行了科學長遠的規劃。
如何積極應對老齡化挑戰,怎樣提升養老服務,讓更多老年人健康快樂地度過晚年?今年全國兩會上,養老問題得到代表委員們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我們邀請民建廣東省委會副主委、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魯曉明委員,北京希肯國際文化集團董事長安庭委員,江蘇省南通市常青樂齡老年護理院護理員李楠楠代表為推動社會養老服務工作建言獻策。
社區家庭聯動 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
家庭日趨小型化、居家社區養老發展相對滯後等原因,使家庭養老的壓力日益增大。在魯曉明委員看來,當前迫切需要供給大規模、便捷普惠的高質量養老服務,托舉起老年人“穩穩的幸福”。
在廣大社區,一個個改造後的社區衛生服務站,為社區嵌入式醫養結合養老提供了重要支撐。“建議社區衛生服務站在原有的基本醫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功能基礎上,結合實際提供醫、護、藥、康、養衛生健康服務。”魯曉明委員表示,通過建立老年人衛生健康平台與民政數據銜接制度、下設住宅區醫療服務站等,能對入駐老人進行醫療、養老不同路徑的動態轉換服務,實現社區養老精準化。
魯曉明委員認為,系統協調至關重要。他建議,加強醫聯體“一盤棋”運作,通過暢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醫院的雙向轉診、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站與物業的聯合醫養、建設布局社區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等,推進居家社區養老規模化。
加強系統統籌,還要充分發揮數字化技術的作用。“通過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互聯網+護理服務’,在手機政務App建設養老板塊,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魯曉明委員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