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始終堅守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黨校初心
http://www.CRNTT.com   2023-03-06 10:22:47


  中評社北京3月6日電/據學習時報報導,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重要講話中,第一次鮮明地提出“黨校始終不變的初心就是為黨育才、為黨獻策”。這是對黨校事業在黨百年偉大歷程中地位和作用的科學定位和凝練概括,極大地振奮了黨校人的精氣神,為新時代黨校在黨的新的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更好發揮作用指明了前進方向。

  “為黨育才、為黨獻策”這個黨校初心,深刻闡明了黨校事業發展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黨校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校因黨而立、因黨而興、因黨而強。在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黨校鑄就了辦學治校的獨特氣質和深厚底蘊。翻開百年黨史,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進程中,黨校自覺服務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找准黨校工作與黨的中心任務的結合點、切入點、著力點,在強化幹部理論武裝和黨性修養、研究宣傳闡釋黨的創新理論、培養造就大批領導骨幹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黨校在忠誠服務黨的偉大事業中書寫了光輝篇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幹事業不能忘本忘祖、忘記初心。”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做好黨校工作就要始終堅守“為黨育才、為黨獻策”這個初心。

  “育才造士,為國之本”。為黨育才,是黨校的獨特價值所在。黨校為黨育才重點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為黨育什麼樣的才,二是如何為黨育好才。為黨育什麼樣的才,遵循的根本原則就是“黨需要什麼樣的幹部,黨校就培養什麼樣的幹部”。黨校要牢牢把握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黨的中心任務,為黨培養造就一批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執政骨幹。如何為黨育好才,就要致力於新時代的“傳道、授業、解惑”工作,切實傳好馬克思主義真理之道,授好推動改革發展穩定之業,解好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所遇之惑。注重發揮好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和能力培訓三個方面職能。抓好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發揮好錘煉黨性的“大熔爐”作用,引導和推動領導幹部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精神境界、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強化專業化能力培訓,提升領導幹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範化解風險本領,加強鬥爭精神和鬥爭本領養成,增強防風險、攻難關、迎挑戰、抗打壓能力,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更好勝任領導工作。

  胸懷“國之大者”,善謀“黨之大計”。為黨獻策,也是黨校的獨特價值所在。黨校作為黨的思想理論戰線的重要方面軍,承擔著為黨獻策的重要職責。為黨獻策,遵循的根本原則就是“黨需要研究解決什麼重大問題,黨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獻策”。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黨校要深刻認識時代走向、著眼時代性問題,緊扣理論和實踐創新的最前沿,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黨的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做好理論研究、對策研究這個探索規律、經世致用的“大學問”,努力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推進黨的理論創新、為黨和政府建言獻策等方面推出更多高質量成果,真正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深謀遠慮的“大謀略”“大計策”。黨校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前沿陣地,要始終堅持“黨校姓黨”,敢於發聲、善於發聲,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闡釋好黨的創新理論蘊含的道理學理哲理,有針對性地批駁各種歪理邪說,當好黨的創新理論的積極宣講者、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堅定維護者、用黨的意識形態引導社會思潮的可靠排頭兵。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各級黨校要始終堅守“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初心,堅持從嚴治校、質量立校,涵養學習之風、樸素之風、清朗之風,努力培養造就大批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執政骨幹,為順利實現黨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提供堅強保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