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未來教室”打開科技之窗
http://www.CRNTT.com   2023-03-03 16:22:49


 
  點燃心中的科技之火

  文縣二中老師冉玲莉教了10多年的信息技術課,但是來到“未來教室”這樣的教學環境,還是第一次。

  “以前的信息技術課側重於理論知識和常規應用的學習,比如我們常用的Word、Excel等辦公軟件。但現在不同了,老師需要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讓他們把自己腦海中的想法變成現實。”冉玲莉說。

  對於3D打印機等科技設備,冉玲莉和同事們過去從未見過,更別說教孩子了。針對類似情況,騰訊“未來教室”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46場教師培訓,把課程輸出給鄉村老師,讓科技課更加“適村化”,以“硬件+課程+師訓+賽事”的立體化措施,實現項目的可持續運行。

  騰訊成長守護高級總監鄭中提及可持續運行背後的動因時說:“‘未來教室’要培養孩子們科學使用網絡,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好奇心、對科技的熱情,需要專業老師指導,也需要多和發達地區的孩子交流碰撞、開闊眼界。我們不希望把‘未來教室’局限在一間教室,而是希望它成為孩子們面向未來的窗戶。”

  在許偉看來,全面參與“未來教室”項目,比建造硬件的教室更有意義。“科技的迭代非常快,通過與騰訊的聯繫,我們可以為孩子們帶去最前沿的知識,不斷更新老師的教學理念。”

  以前準備一堂信息技術課只要幾小時,現在要花上好幾天備課、學習——老師們的變化,許偉看在眼裡。有天晚上9點多,許偉回學校辦事,發現“未來教室”裡的燈光還亮著。

  “我進去一看,原來冉玲莉老師和同事還在研究3D打印機呢。”許偉笑著說,“老師們有這種勁頭和精神,我就放心了。”

  從教23年、在全縣多所學校擔任校長15年,在許偉看來,農村地區實現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必須要發揮科技教育的作用。

  “鄉村振興需要科技振興,而科技振興重在教育。如果能夠點燃孩子們心中的科技之火,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就會有更多具備科學思維和科學素養的勞動者。”許偉說,有了“未來教室”的幫助,他的信心更足了。最近,他又和董文超“琢磨”起了科創比賽的目錄。

  “我希望3年之內帶領孩子們參加比賽,而且要獲獎!”許偉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