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以物為證回望巨變 歌劇《鸞峰橋》在京展演
http://www.CRNTT.com   2023-03-02 14:28:31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據人民網報導,2月28日至3月1日,入選新時代舞台藝術優秀劇目展演的寧德首部原創歌劇《鸞峰橋》亮相中央歌劇院劇場。

  鸞峰橋是我國現存單拱跨度最長的古木拱廊橋,也是下黨鄉的地標性建築,見證了一個窮困山鄉向大山“明珠”華麗變身的過程。歌劇《鸞峰橋》以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寧德地委主要領導一行深入下黨鄉實地調研指導為背景,生動演繹了下黨鄉鄉親們在黨的領導下,發揚“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奮力擺脫貧困、走向鄉村振興的故事。

  《鸞峰橋》由中共寧德市委、寧德市人民政府組織策劃,寧德市佘族歌舞團聯袂福建省歌舞劇院、壽寧縣北路戲保護傳承中心、閩江學院,由陳蔚擔任總導演。全劇共四幕八場,塑造了帶領鄉親們擼起袖子奮鬥的鄉黨委書記大周、不甘被貧窮束縛一生的村民翠紅等典型人物形象,細致描寫了幹部群眾勠力同心推動下黨鄉通車、通路、通電的故事情節。

  體裁選擇上,《鸞峰橋》選擇了以多聲部音樂為底本的戲劇表演形式,寓情於唱段,寓理於劇情;人物塑造上,該劇採用“雙男主、雙女主”的經典歌劇人物設置,並配以個性特色鮮明的副線人;敘事視角上,該劇緊緊圍繞下黨當地的基層幹部和人民群眾展開,深入、細致地刻畫了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深受貧困之苦的下黨人在生活狀態和思想意識上的變化。《鸞峰橋》的創作秉持現實主義的基本理念,通過藝術的手段和戲劇的表現手法開掘現實題材背後的深厚時代主題。

  據悉,該劇入選了2022-2023年度“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重點扶持劇目、福建省文藝發展專項資金資助項目,並獲評第八屆福建藝術節優秀劇目獎第一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