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學科研成果 交企業大規模量產
http://www.CRNTT.com   2023-03-02 12:21:15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據大公報報導,行政長官李家超前日接受多間媒體聯合採訪時表示,香港要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優勢是基礎科研,特區政府對此不遺餘力,已經陸續推出了多項措施。但目前最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把研發成果產業化。

  多名創科界人士昨日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本地接下來應探索新的中游發展模式,即大學教授帶領團隊進行初步成果開發後,交由企業接手完成更大規模的量產。而政府應做好連通工作,幫助海外、內地企業更快地瞭解香港市場,並提供發展支援。此外,政府亦需做好招商引資,讓外界對創科投資的回報更有耐心。

  香港青年科學院院長岑浩璋對政府想將科研成果產業化表示支持。他說,科學家都希望自己的研發可以貢獻社會、造福人類,而一個成熟的產業能維持社會高效發展。

  岑浩璋表示,大學教授要轉化科研成果,一般來說是出來開公司,進行一些小規模的生產。但如果要將產量擴大,將企業做大做強,需要很多人才和大量商業經驗,較專注科研的大學教授未必能勝任。

  岑浩璋認為,本地接下來可以探索一個新的中游發展模式,即大學教授帶領團隊進行初步成果開發後,再讓中型公司接手完成更大規模的量產。而大學教授則可以帶領團隊,將時間、精力放在開發其他類型的研究成果,從而讓市場更加多元。大學教授亦可以將該過程中獲得的轉化和商業經驗,運用到新研究中,讓科研更加貼近市場需求。

  吸引重點企業落戶香港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表示,本地可以大學及研究院為發展重心,運用本身資源,與目標企業共同開發核心關鍵技術,將能加速產業的升級轉型,進而提升競爭力,並由大學及研究院作為研發核心,企業向外擴展進行產業化,並配合香港整體需求及發展,強化主題項目研究。他建議政府可因而為其提供更多資源支持,從而重點加快提升科技產能,亦有助企業穩步成長,同時為創科界提供更多人才,拓大發展空間,成就香港創科品牌。

  葉成輝續說,招商引資方面,當政府落實吸引重點企業進駐的政策,企業樂見區內重大產業商機而積極投資扎根,自能促進經濟繁榮,連帶相關人才落戶香港,產業化空間得以拓展,引領科技生態圈循環不息延續下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