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精準發揮財政作用促消費回暖
http://www.CRNTT.com   2023-03-01 08:39:18


  中評社北京3月1日電/近期,從消費市場供需兩旺到居民出游大幅增加,表明居民消費正在恢復。但與此同時,居民儲蓄依然在快速上升。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住戶存款增加6.2萬億元,同比多增7900億元,這說明,中國居民當前消費意願仍舊有待提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消費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不過這方面的著力點需要更加精準有力。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於長革文章表示,居民的消費意願為何還存在不足的情況?有的居民收入不高,加上一些地區和城鄉間基本民生保障存在一定差距,導致這部分人的消費積極性受到影響,從而造成了一些問題的出現。比如,有些人想消費,卻缺乏足夠的消費能力;有些人有些儲蓄,也存在消費的意願,落實到實際行動的消費手段卻不多。

  文章指出,要進一步擴大消費,讓居民真正把消費意願付諸實施,還是應該在增加居民收入、增強有益於民生的基礎性保障方面多下功夫。而積極的財政政策正是發揮這方面作用的關鍵要素之一。
  
  第一,靈活實施階段性減免稅和發放消費券等促消費政策。近年來,汽車、住房等領域實施的階段性減免稅政策,在穩定和擴大消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可擇機繼續實施,通過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綠色家電等消費結構升級,進一步擴大結構性消費。同時,要繼續實施政府發放消費券政策,逐步將生活服務業中適宜的行業全面納入發放範圍,適當增加消費券發放數量,促進消費回升。
  
  第二,進一步落實好收入支持政策。擴大消費歸根結底要依靠居民收入來支撐。因此,財政要進一步優化支出政策,中央財政要以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能力作為落腳點,通過增加轉移支付加大財政補貼力度,改變補貼方式,對中低收入群體特別是失業人員和困難群眾,政府應直接給他們發放現金補助,在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其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相關支出一部分採取直達機制由基層政府執行,另一部分可以直達需要紓困的對象。要進一步落實好穩就業政策,今年中央財政要適當增加就業補助資金,支持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不僅要保就業,而且要創造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提供更多的工資性收入。進一步優化相關稅費政策,規範國企出資人的職責,加快促進資本市場的繁榮,多渠道增加財產性收入,穩定擴大消費需求。
  
  第三,適當增加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重點的公共消費支出。當前,中國居民之間依然存在著一定的收入差距,抑制了內部需求的擴張,政府通過增加公共消費支出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可以有效提升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有利於低收入階層消費需求的擴大和消費結構的升級。因此,積極財政政策要持續加大力度,增加財政支出規模,應重點關注民生,加大對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的投入力度,並重點向農村、欠發達地區和社會弱勢群體傾斜,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這不僅可以通過公共消費直接拉動消費需求,而且相關公共消費可以替代個人消費,從而通過節省居民必要開支提高可支配收入,徹底解除居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敢於消費、願意消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