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新一代火箭首次發射失利
http://www.CRNTT.com   2023-02-28 10:50:01


發射前的日本H3運載火箭。
  中評社北京2月28日電/北京時間2月17日上午9時37分,日本新一代主力運載火箭H3火箭在日本鹿兒島縣的種子島宇宙中心進行首次發射。在倒計時結束後,火箭並未按計劃升空,發射以失敗告終。事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在一份聲明中指出,發射失利的原因是“在火箭自動倒計時序列中,第一級飛行器系統檢測到異常,沒有發出固體火箭助推器點火信號”。由於火箭沒有離開發射台,因此發射失敗未對H3火箭本體造成嚴重影響。目前,發射團隊已對故障原因展開詳細調查,並計劃於今年3月再次發射。

  H3火箭是日本新一代主力運載火箭,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與日本三菱公司於2013年開始共同研製,目的是取代現役的H2A運載火箭和退役的H2B運載火箭。與H2A火箭相比,H3火箭重量更輕、性能更強、發射費用更低。按照規劃,H3火箭的單次發射成本將降至50億日元左右(約3700萬美元),僅相當於H2A火箭發射成本的一半。另外,其測試發射周期僅為H2A火箭的一半,火箭發射團隊人員減少至原來的1/3。

  H3火箭也是日本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其全長63米,直徑5.2米,固體助推器直徑2.5米,能將重約8噸的衛星送至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大大超過H2A火箭的4.5噸運載力。不僅如此,H3火箭採用系列化構型,通過調整芯級發動機和固定助推器數量,實現運載能力的梯次配置,可以提供更靈活的發射服務。

  H3火箭的首次發射原定於2020年進行,但在發射前夕,由於發動機內部出現裂紋,發射時間被推後。此後,其發射計劃又多次推後。直到2022年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宇宙開發戰略總部會議上宣布H3火箭首飛時間為2023年2月。然而,這次點火失敗不得不讓H3火箭的首飛再次推後。

  雖然H3火箭的首次發射失利,但日本航天技術值得一提。2020年12月6日,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主持研發的“隼鳥2號”探測器回收艙順利返回地球,並帶回采集到的小行星地下物質樣本,這在全球尚屬首例。H3火箭採用的LE-9發動機雖然屢屢出現問題,但其採用的“開式膨脹循環”技術旨在減少發動機的零部件數量,實現發動機的高可靠性與低成本性相結合,這在航天發動機領域較為少見。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