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22年度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發布
http://www.CRNTT.com   2023-02-26 16:09:10


 

  五、單細胞組學、靶點“鈎釣”等新技術助力中藥功效科學內涵闡釋

  浙江大學範驍輝教授和王毅教授團隊,以丹參、紅景天等活血類中藥為對象,針對系統解析中藥治病科學原理的技術瓶頸開發了SpaTalk、Bulk2Space等系列單細胞組學分析新工具,發現免疫細胞對心梗後損傷修復過程的動態調控作用,詮釋了丹參酮IIA調控免疫細胞亞群減少心肌梗死範圍、紅景天中草質素抑制SGK1抗心肌肥大的作用機制。研究論文2022年發表於Nat. Commun., Adv. Sci., Small methods等,並獲授權發明專利3項。

  北京大學醫學部曾克武教授和屠鵬飛教授團隊以中藥藥效成分為工具探針,通過靶點“鈎釣”技術系統揭示了蟾酥、五味子、野馬追等中藥代表性成分的直接靶點蛋白及參與疾病相關進程的分子生物學機制,為“清熱解毒、補腎寧心、消腫利濕”等中藥功效提供了微觀證據,同時也提出了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免疫炎症、腫瘤、神經退行等重大疾病治療新靶點。研究論文2022年發表於Sci. Adv., EBioMedicine等。

  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博奧晶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團隊利用“超大規模的中藥分子功能基因表達譜數據庫”,篩選出多種具有調節血脂、血糖功效的天然植物,並利用多組學技術系統分析出麻竹降血糖的作用機理和藥效物質基礎。研究論文2022年發表於Acta Pharm. Sin. B。

  大連醫科大學馬驍馳教授團隊提出分子拼接等化學生物學新策略,實現代謝酶、腸道菌等炎症代謝靶點的多維度實時、定量檢測與識別,詮釋部分常用中藥發揮抗炎功效的物質基礎和潛在分子機制,為闡明中醫藥科學內涵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與工具。相關研究論文2022年發表於Signal Transduction Targeted Ther., PNAS, Gut, Angew. Chem., Int. Ed., Nat. Prod. Rep., J. Adv. Res., Acta Pharm. Sin. B, ACS Sens., Anal. Chem.,並獲授權發明專利10項,開發6種檢測試劑盒。

  六、青蒿原植物黃花蒿首個染色體級別基因組圖譜破解

  陳士林教授研究團隊聯合中國中醫科學院、成都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廣東省中醫院等團隊,構建並公布了黃花蒿首個染色體級別分型基因組圖譜。項目團隊通過基因組分析揭示了青蒿素含量與紫穗槐二烯合酶基因拷貝數之間的相關性,為青蒿素生物合成及調控、黃花蒿優良品種選育提供了更加準確和全面的遺傳背景,該發現有利於高青蒿素含量的黃花蒿選育。研究論文2022年發表於Mol. Plant。

  七、首個按古代經典名方目錄管理的中藥(苓桂術甘顆粒)獲批上市

  2022年12月27日,首個按古代經典名方目錄管理的中藥復方制劑(即中藥3.1類新藥)苓桂術甘顆粒通過技術審評,獲批上市。該藥品處方來源於漢 張仲景《金匱要略》,已列入《古代經典名方目錄(第一批)》。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肖偉教授團隊和上海中醫藥大學季光教授團隊對苓桂術甘湯歷代醫籍、醫案進行系統梳理,明確了關鍵信息;完成了藥材基原、藥用部位、飲片炮製、基準樣品、制劑工藝等系統研究,建立了符合中藥特點的全過程、多維度的質量控制體系,保障制劑質量穩定、可控。苓桂術甘顆粒的上市是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精華,推進古代經典名方向新藥轉化的一次生動實踐。

  八、學術研究助力“三結合”中藥註冊審評證據體系構建

  為推動中醫藥理論、人用經驗和臨床試驗相結合的中藥註冊審評證據體系構建,在國家相關管理部門的整體統籌部署下,經充分凝聚學術共識,2022年相關部門發布了《中藥註冊專門規定(徵求意見稿)》、《基於人用經驗的中藥復方制劑新藥臨床研發指導原則(試行)》、《基於“三結合”註冊審評證據體系下的溝通交流指導原則(試行)》、《基於人用經驗的中藥復方制劑新藥藥學研究技術指導原則》等文件和技術標準,基本形成了“三結合”中藥註冊審評證據體系。研究論文2022年發表於《中國中藥雜誌》等。

  九、首個中國大陸藥物肝損傷不良反應調查報告發布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肖小河教授團隊聯合首都醫科大學、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等團隊,基於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大數據,結合藥源性肝損傷因果關係評價“整合證據鏈法”,完成了首個中國大陸藥物性肝損傷不良反應調查報告,闡明了總體流行趨勢,構建了“人口譜”、“藥物譜”和“地域譜”,為我國藥物性肝損傷精準防控提供了翔實參考數據。結果顯示,在全部藥物性肝損傷不良反應中,中草藥占比4.5%,化學藥占94.5%、生物藥和其他占1.0%,表明中草藥不是中國大陸藥物性肝損傷的首要原因。研究論文2022年發表於Acta Pharm. Sin. B。

  十、中藥治療糖尿病腎臟疾病優勢特色及作用機制闡述取得新進展

  中日友好醫院李平教授團隊前期通過多中心臨床試驗研究證實,糖腎方對糖尿病腎病患者具有腎臟保護作用,可以降低尿蛋白排洩,改善腎功能,尤其針對糖尿病腎病eGFR下降,腎功能衰竭具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在eGFR<30mL/min/ 1.73m2時仍然可以使用,彌補了西藥在這方面的治療不足。2022年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其為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研究發現,糖腎方可減輕糖尿病大鼠結腸上皮損傷,從而抑制結腸炎症及炎症誘發的Cajal間質細胞凋亡;可減輕代謝產物的異常積累和腸道菌群的紊亂,通過上調吲哚衍生物等氨基酸活性代謝產物調節機體炎症和氧化應激,起到腎臟的保護作用,揭示了糖腎方多環節、多途徑作用的新機制。研究論文2022年發表於Front. Pharmacol., Chin. J. Integr. Med.等。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