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公報:美衰退拖累中國出口
http://www.CRNTT.com   2023-02-22 14:49:59


 

  化工品

  2022年,歐洲能源危機衝擊下,部分高耗能訂單轉移至中國。2021年以來,中國化工品出口增速持續強勁,除了美國需求外,東盟、歐盟等經濟體的需求不容小覷。2022年二季度以來,隨著俄烏衝突升級,歐洲能源供給短缺擔憂下,歐洲化工為代表的高耗能企業出現明顯減產。在此背景下,美國從歐洲進口的份額下降,而中國出現了份額的替代。這構成了中國2022年出口超預期的重要原因。

  然而,隨著四季度歐洲的暖冬和能源供給問題的逐漸緩解,歐洲生產回暖,高耗能企業的回歸也拿回了原本由中國替代的份額。2022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對美國出口化工品增速逐漸放緩,並於10月開始轉負。回顧來看,美國進口中,歐洲和中國的份額一直呈現此消彼長的蹺蹺板效應。

  電子產品

  美國從中國進口電子類商品近期下滑明顯。美國11月電子類商品進口增速急速下降,主要拖累來自於中國的出口。美國從中國進口電子類商品的貢獻,由此前的2%以上,下滑至11月的-8%。當前全球對電子類商品需求進入持續繁榮後的冷靜期。電子類商品從2020年中以來迎來了持續繁榮期。美國批發商補庫存意願強烈,2022年三季度達到了歷史極值水平。而三季度以來,美國批發商開始有去庫存的趨勢。美國的電子類行業庫存周期也是全球的縮影,當前全球開始進入消耗此前積壓庫存的周期,因此進口需求減弱。然而從環比季節性來看,雖然中國電子業出口10、11月持續低於往年季節性,但12月環比增速出現輕微超季節性。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對中國內地、東盟進口下滑的同時對日韓台進口上升。在近期電子類貿易限制措施頻發的時期,要關注中美摩擦對電子產業鏈的中長期影響。

  出口增速壓力上升

  1990年以來,美國歷次衰退期,進口增速均會轉負,對中國有外溢性。當美國進入衰退周期時,經濟內生動力差,居民需求得到抑制,消費傾向低。因此,衰退周期時美國進口增速往往表現為快速下滑並砸坑。而中國作為對美國出口份額占比20%左右的經濟體,美國進口的收縮也會直接影響到中國的出口,直接表現為外需的減弱。因此,如果美國進入衰退,其外溢性將對中國出口造成直接影響。

  目前美國經濟預期上修主要來自消費端服務業,對中國出口拉動有限。當前的美國已經進入後疫情時代,商品消費已經透支,而後續消費的拉動或主要體現在服務業的復甦。但從投入產出表來看,美國服務業對中國的拉動系數非常小,也就是說,美國當前服務業的復甦對中國出口的拉動能力十分有限。

  展望全年,中國出口整體下行壓力仍大,關注產業鏈結構性亮點。在全球商品價格下行、美國衰退預期演繹商品需求明顯減速的大背景下,年底之前,中國整體出口額增速可能將持續處於負值區間。在份額不會出現大幅提振的前提假設下,全球貿易總量的下行或將帶來持續的中國出口負向增速,預計全年中樞-8%左右。

  關注中國出口產業鏈的結構性亮點,比如工程機械出口的持續強勁、電子類商品庫存周期去化後的補庫存需求等。除此之外,中國產業鏈相對其他經濟體更為穩定和完整,也讓中國具備一段時間內替代其他經濟體部分份額的條件。因此中國出口產業的結構性機會,仍然有待挖掘和釋放。

  來源:大公報 作者:王涵(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