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靜氣與恒心做強中國的元創新
http://www.CRNTT.com   2023-02-18 06:57:51


 
  創新,尤其是“從0到1”的“元創新”從來不易,彎路挫折一定存在,九死一生實屬常態。在這一過程中,必須尊重規律、放平心態,一味求快求易,看似追上了風口,實則亦步亦趨、處處被動,很容易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受制於人。要看到,在人工智能技術空前發展的今天,科技創新生態也在前所未有革新,從技術研發到產品問世的時間越來越短,更容易讓人在漫長的科研路上失焦跑偏、舍本逐末。回首過往,那些至今仍支撐中國屹立世界東方的大國重器,都是我們一步一個腳印拼出來、幹出來的,有的甚至耗費了幾代人的心血;展望未來,這種扎實鑽研、埋頭苦幹的作風,依然是我們創新強國路上的寶貴財富。無論是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還是消費、創業、資本市場,都要心中有數,不因點滴進步就盲目自大,亦不因一時挫折便心灰意冷,更不因“難以盈利”去否定努力;不做無端質疑,不搞惡意炒作,不去投機取巧,惟有如此,中國才能將創新的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

  量子通信專家潘建偉院士曾說,一部手機當中,有八項諾貝爾獎成果在裡面。這意味著,如果基礎研究以及原始創新不行,在技術領域就一定會被卡脖子。如果說,於外部封鎖中突圍的兩彈一星、載人航天、衛星導航等高精尖成果,是中華民族擁有無與倫比想象力、創造力的現實注腳,那麼今日中國能夠在量子通信、超導材料、凝聚態物理等科技前沿舉旗領跑,同樣證明我們在科技創新方面有著無窮潛力。“你們儘管想象,我們負責實現”,前不久,一眾“國家隊”與《流浪地球2》的硬核互動讓人驚喜,而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激勵與敦促:不但要有“黑科技”,還要更多“元創新”,敢想又敢幹,中國科技發展自有無限可能。

  “中國企業能否在不久的將來,開發出與ChatGPT水平差不多的自然語言模型產品?”ChatGPT的回答是:“是的。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有著極高的技術實力,並且擁有大量的數據和強大的計算資源。”夢在前方,路在腳下,今日之中國擁有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好的創新基礎、創新條件與創新資源,拿出“板櫈要坐十年冷”的靜氣,持之以恒,一往無前,一定會有更多傳奇等著我們去創造。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鮑南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