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這份深度調查報告,讓美西方集體沉默
http://www.CRNTT.com   2023-02-16 16:08:19


 

  二

  2021年12月,俄烏衝突爆發前的兩個月,沙利文召集了一個新成立的特別工作組會議。這是一系列絕密會議的第一場,在毗鄰白宮的舊行政辦公大樓頂層的安全房間舉行,這裡也是總統外交情報咨詢委員會所在地,多位中情局、美國務院、美財政部官員列席。

  會議討論了一個關鍵問題:美國計劃展開的行動是否可逆?若可逆,就像新一輪制裁和貨幣限制一樣;若不可逆,那便開弓沒有回頭箭了。會上,沙利文表示,工作組需要給拜登提出摧毀北溪管道的計劃。

  此後的幾次會議,與會者討論了攻擊的實施方案。海軍提議使用新服役的潛艇攻擊輸氣管道。空軍提出投擲可遠程引爆、帶有延遲引信的炸彈。美國中央情報局則認為,無論做什麼,都必須掩人耳目。參會者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有消息人士說:“如果襲擊可追溯到美國,這將是一次戰爭行為。”

  當時,中央情報局由威廉·伯恩斯領導,他是一名前駐俄羅斯大使,曾在奧巴馬政府擔任副國務卿。伯恩斯迅速授權了一個機構工作組,其臨時成員包括熟知巴拿馬城海軍潛水員能力的人。接下來幾周,中情局工作組成員開始制定一項秘密行動計劃——利用深海潛水員實施管道爆破。

  對美國而言,這是故伎重施。1971年,美國情報界從尚未公開的消息來源得知,蘇聯海軍的兩個重要作戰單位正通過埋在遠東海岸鄂霍次克海的海底電纜進行通信。該電報將地區海軍司令部與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大陸總部連接起來。

  一支由中情局和國安局特工組成的精幹團隊在華盛頓某地秘密集結,利用海軍潛水員、改裝潛艇和深海救生艇,多次嘗試後,成功定位了蘇聯電纜。潛水員在電纜上安裝了精密的監聽設備,這一監聽一直進行了10年。

  雖有“前科”,跨部門工作小組仍對秘密襲擊持懷疑態度。這場襲擊存在太多未知問題:波羅的海水域由俄羅斯海軍嚴密巡邏,沒有任何石油鑽井平台作為潛水作業掩護,潛水員必須去愛沙尼亞——俄羅斯天然氣裝貨碼頭的邊界對面。

  儘管如此,2022年初,中情局工作組向沙利文的跨部門小組報告:“我們有辦法炸毀管道。”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令人震驚。2022年2月7日,距離看起來已不可避免的俄烏衝突爆發不到3周,拜登在白宮辦公室會見了德國總理朔爾茨。後者在經歷一番搖擺後,堅定站在了美國陣營中。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拜登挑釁地說:“如果俄羅斯入侵……‘北溪-2’將不復存在,我們會親手終結它。”

  在新聞發布會召開的20天前,美國副國務卿紐蘭在美國務院簡報會上傳達了相同信息:“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北溪-2’將止步於此。”

  “這就像把一顆原子彈放在東京地面上,告訴日本人我們要引爆它。”消息人士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