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元宇宙:從2022到2025,上海如何“以虛強實”
http://www.CRNTT.com   2023-02-15 11:08:14


 

  布局與優勢

  上海沒有BAT(百度、阿里、騰訊),曾被認為是一個遺憾,儘管餓了麼、小紅書和嗶哩嗶哩等新一代互聯網企業已經給這座城市的互聯網產業實力“正名”。如今,上海希望抓住元宇宙的契機,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

  作為第一個公開表述元宇宙發展創新思路的中國省級政府,上海市政府率先將元宇宙寫入“十四五”規劃,並在2022年夏天印發《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元宇宙相關產業規模達到3500億元。

  裘薇表示,元宇宙產值預計能夠帶動整個上海電子信息製造業發展,達到5500億的規模。目前,上海電子信息製造業一直穩定在5000億的規模,元宇宙的發展有望再增加500億產值,形成突破。

  此外,創業主體也可以更加勃發。裘薇表示,上海希望培育出十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元宇宙創新型頭部企業。同時,元宇宙政策能夠帶動一些隱形冠軍,即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將誕生一批專精特新企業,讓大中小企業實現融通發展。

  發展元宇宙,應用落地必不可少。2022年10月28日,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官網發布了關於征集上海元宇宙重大應用場景需求“揭榜掛帥”的通知,提出要打造一批面向未來、可復制可推廣的元宇宙標杆應用場景,牽引培育一批成長性高、技術性強、應用性好的創新企業,打造元宇宙前沿技術的最佳試驗場和應用孵化器。2022年第一批重大場景的“揭榜掛帥”已經吸引370多家企業報名,其中不乏對東方明珠、梅賽德斯奔馳中心、一大會址等地標進行元宇宙應用場景的設想。

  對實現2025年的目標,上海的信心來源於多方面優勢。目前上海在人工智能領域優勢顯著。人才引進、應用場景落地、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也較為完善。此外,上海的數字內容創作環境,諸如嗶哩嗶哩、小紅書等優秀平台,也帶來了相對活躍的創作者經濟。

  上海市經信委的數據顯示,上海人工智能人才從2018年的10萬人增長到2022年的23萬人。2021年,311家規上企業產值3056.8億元,全市共105個人工智能項目簽約,總投資達805億元。

  張伊娜認為,上海在元宇宙布局上具有前瞻性,背後有幾個方面的優勢。最大的優勢是人才優勢。上海市經信委數據顯示,上海在數字人才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上海擁有全國約33%的AI(人工智能)人才、52%的5G人才和40%的集成電路人才。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上海人才總量達675萬人,其中,數字化人才占比12.94%,位居北、上、廣、深、杭五大數字化轉型引領城市首位;上海對應屆畢業生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歷年來一直呈現畢業生淨流入狀態。此外,在上海工作的外國人數量為21.5萬,占全國23.7%,引進外國人才從數量和質量上均居全國第一。

  另一個優勢是上海的科技企業雲集。上海“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黨委專題系列科技創新專場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信息顯示,上海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已從2012年的4311家增長到2021年的超2萬家,十年間增長3.6倍;各類雙創載體已超500家,其中科技企業孵化器189家、眾創空間170家、大學科技園15家;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771家,外資研發中心481家,數量居全國第一。

  此外,發展元宇宙產業需要強大的基礎設施。上海擁有覆蓋廣泛的網絡基礎設施,截至2022年6月底,累計建設超5.7萬個5G室外基站、20萬個5G室內小站,成為全國5G基站部署最多、覆蓋最廣的城市。這些都將有力支撐元宇宙領域的顛覆性創新和廣闊的消費級應用場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