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釋放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2-14 11:44:49


  中評社北京2月14日電/網評:釋放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龐溟

  近年來,重點城市大戶型、改善性住宅消費占比不斷提升。全國主要城市新建商品住房中,三室戶型成交占市場主導地位,大戶型成交占比也穩步上揚。在信貸環境顯著改善、相對寬鬆的情況下,“賣一買一”、連環交易、置換交易客戶的需求明顯增加。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從數據上看,改善性購房需求仍富有潛力,政策支持改善性購房需求有序釋放大有可為。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城鎮人均住房達到1.06間,家庭戶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41.76平方米,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時增加了10.7平方米。可以說,從增量時代邁向存量時代的房地產市場,伴隨著的是城鎮家庭正在從有得住,邁向住得好,發展目標已經從住有所居,升級為住有宜居、住有安居。

  在改善和提升住房條件的過程中,城鎮居民的住房需求將逐漸從單純擴大居住面積,轉變為拓展空間功能、提升住房舒適度、提高居住品質與生活質量,考慮因素將覆蓋至居住區位、生活配套、教育資源、市政設施、社區服務、小區環境、物業管理等多方面,購房模式將包括連環交易、以購換租、以小換大、以舊換新、以遠換近等,呈現梯次性、有序性、漸進性。

  改善性住房的增長潛力空間,主要集中在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群體以及非戶籍常住人口身上。有研究表明,住房可負擔性對家庭形成期流動人口居留意願的擠出效應更強,公共服務水平對家庭擴張期流動人口居留意願的引力效應更強。因而,在增加普惠便捷公共服務供給、健全市政公用設施、完善城市住房體系、有序推進城市更新改造、增強創新創業能力等方面的具體努力,將更好激發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非戶籍常住人口、居住在老舊小區和城中村等待改造地段人群等的購房需求。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