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匯聚發展信心,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http://www.CRNTT.com   2023-02-12 12:22:21


  中評社北京2月12日電/人民網發布文章表示,前行有底氣,發展匯信心。開年以來,各地務實進取、提速衝刺拼經濟。在江蘇,印發“42條”政策措施,以“存量+增量”來共同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在北京,提出城市副中心將保持千億元以上的投資強度、新增5G基站1萬個以上等,以此助力擴大內需;在海南,春節假期接待遊客總數同比增長18.2%,旅遊總收入同比增長23.5%,實現“開門紅”……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大幅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5.2%。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主動優化和宏觀調控政策的接續發力,中國經濟必將延續延續“開門紅”的態勢,走出一條獨立的向上曲線,在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能。

  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我們有條件、有基礎。一方面,應對多重超預期因素衝擊的2022年中國經濟,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答卷。靠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有效實施,工業生產總體穩定,企業利潤結構所有改善,廣大市場主體“熬”過了寒冬,為2023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另一方面,開年數據、特別是春節消費市場的火熱,更加證明了中國經濟潛能在加速釋放。1月份製造業採購經濟指數等三大指數均回升至擴張區間,經濟景氣水平明顯回升,同時物價水平總體穩定,為經濟進一步回穩向好留足政策空間。綜合看,完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各項工作任務,我們客觀上有條件、有基礎。

  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我們有信心、有能力。越是困難的時候,做好經濟工作就越要凝聚共識、增進信心。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闖過了最困難的時候,即將迎來復甦向上、昂揚奮進的春光。當此之際,我們更要引導好市場主體預期,增進各方面暢通經濟循環、深化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決心。我們看到,對發達經濟體今年經濟增速的預計已大幅降至1.2%,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僅為4%。相比之下,時與勢明顯在我們一邊。只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們一定能完成預期目標任務,交出一份高質量發展的優異答卷。

  增長預期轉化為現實成績,我們仍要敢擔當、善作為,付出艱苦努力。要清醒認識到,預期目標任務都不是單純的數量預測,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做好今年經濟工作,我們既要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又要推動質的穩步提高,尤其要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中增強我國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為此,在客觀理性、增進信心基礎上,更要堅持實幹作為,要搞好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要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全面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從而不斷增強發展安全性主動權。

  安危不貳其志,險易不革其心。中國經濟走過了千山萬水,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基本面沒有變也不會變,各項政策效果在加快顯現,今年經濟運行定會逐步向好、整體回升。不管風吹雨打,無論捧殺棒喝,我們都要保持戰略定力和歷史耐心,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團結奮進衝過新的“婁山關”和“臘子口”,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在新發展階段推動中國經濟巨輪駛向更為開闊的未來水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