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消費券成預算案焦點 學者冀政府審慎理財
http://www.CRNTT.com   2023-02-12 10:37:17


 

  “目前最重要的是振興經濟,當市面暢旺,生意轉好,印花稅、利得稅及薪俸稅等自然增加,赤字情況便可以逐步改善。”陳家強認為,社會現時剛剛復常,不應過分心急,應該先做好自己的強項,例如鞏固金融、貿易及進出口等傳統經濟優勢,“休養生息,固本培元,確保庫房的財政收入。”

  與此同時,他強調政府必須投資新經濟,這是世界未來的趨勢,但目前仍處於培育期,不能依賴能夠在短期內便能撐起整個公共財政開支,否則會弄巧反拙。

  劉兆佳:應聚焦扶助弱勢群體

  曾任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的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也認為,派發消費券不能成為慣常動作,否則會對公共財政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未來幾年,香港仍要面對艱難的經濟形勢。內地和全球經濟依然陰霾密布,而為增加香港的長遠發展動力,未來一段時間仍要花費巨資在基礎建設上,因此財政需求非常龐大,“與其全民派消費券,不如聚焦協助真正有困難的弱勢群體。”

  被問及應如何提振香港經濟,劉兆佳表示,應加快與大灣區的經濟聯繫,盡快提升香港過去幾年來因黑暴和疫情而流失的國際競爭力,並更多依靠民間力量,推動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

  至於要恢復疫情前的競爭力,他直言言之尚早,因為這涉及內地和國際因素,以及地緣政治形勢等,“傳統經濟對香港的重要性仍然至關重要,短中期內也無法替代。”

  劉兆佳指出,政團提出的建議,主要是紓解民困,但要做到精準扶貧才不致浪費公帑,香港各方面都要有危機意識,畢竟未來幾年政治和經濟形勢並不樂觀。俄烏衝突和台海衝突都是困擾香港經濟和安全的因素,但也不能對弱勢群體的切實需求視若無睹,“公帑要用得其所,才能達到真正的效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