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農業數字技術應用基礎。明確基礎設施投入重點,支持產地倉、田間冷庫、物流站點、加工車間等項目的數字化改造,以及商貿物流節點的數字化轉型,實現對產品質量、交易流通、市場消費等方面的大數據采集和監測,推動農產品供應鏈模式創新。盤活農業大數據資源,促進數據要素與農業深度融合。積極探索和制定涉及農業數據采集、應用、共享等方面的標準體系,加快整合集成全產業環節和品類的大數據,更好發揮農業大數據的服務價值。
積極推進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探索由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社會組織、農戶等共同參與的產業發展路徑,通過培育和引進數字技術服務企業、加工製造企業、投融資平台等,吸引大數據、雲倉儲、智能製造、智慧物流等產業配套和集聚,塑造農業競爭優勢。以數字技術為紐帶強化合作,發揮農業龍頭企業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和帶動農戶增收的作用。鼓勵採取購買服務、服務外包、項目代建等措施,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農業數字化項目。
接續推進試點示範。農業數字化轉型循序漸進,宜通過試點分階段推進。提升已有農業數字化有關試點項目建設質效,鼓勵對物聯網、生物傳感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前沿技術的中試推廣,強化相關技術和工藝在不同作業環節的適用性。用好涉農類園區和示範區政策支持,布局一批創新中心和示範基地等,開展農機智能裝備集成應用和智慧農業場景應用示範。建立實習和研學基地,面向技術應用需求,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快數字化人才培育。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農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期,諸多關鍵數字技術將走向成熟,農業數字技術的適農性不斷強化,應用手段更加豐富、範圍更加廣闊,產業化和市場化水平穩步提升。預計適應複雜作業環節的智能農機裝備加快推廣,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領域的配套設施數字化加快升級,相關主體間的數字化合作日趨緊密,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農業數字化創新模式不斷湧現,農業機器人作業、農業虛擬現實、數字孿生農業等智慧農業場景得到更多展示,出現一批具有帶動力的示範基地和載體。伴隨數字技術持續賦能,傳統農業改造升級步伐將持續加快,數字助農強農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建設農業強國增添動力。
作者:崔凱(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