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歐盟對俄油品限價禁運成效如何
http://www.CRNTT.com   2023-02-09 16:41:37


  中評社北京2月9日電/據新華網報道,歐盟對俄羅斯海運石油產品限價機制5日正式生效,七國集團和澳大利亞也采取同樣限價措施。這是繼去年12月對俄羅斯原油實施每桶60美元的價格上限後,西方國家再次對俄石油產品出口采取限價舉措。與此同時,歐盟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產品的制裁措施也於5日正式生效。

  分析人士認為,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石油產品限價又禁運,可能會破壞全球油品價格穩定,導致油品貿易流向發生變化。同時,歐盟通脹率近日雖有所回落但仍處高位,制裁反噬影響將使其面臨通脹反彈風險。

  歐盟再揮限價“大棒”

  根據歐盟委員會(歐委會)4日發布的聲明,這一限價機制涵蓋俄羅斯出口的所有石油產品,對於汽油、柴油、煤油等較貴產品設定每桶100美元的價格上限,對較便宜的石油產品如燃料油、石腦油等設定每桶45美元的價格上限。

  與去年對俄羅斯原油設置每桶60美元的價格上限一樣,如果俄羅斯向第三方國家出售石油產品的價格高於上限水平,采取限價措施的國家將不再提供貿易、保險、金融和運輸等方面服務,而西方企業恰恰控制全球大部分海上貿易保險等相關業務。

  該限價機制設置55天緩衝期。歐委會表示,將持續監測并定期評估和調整這一價格上限,以確保其有效性和影響力。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在一份聲明中說,已與七國集團一致決定通過價格上限對俄羅斯“進一步施壓”。美國財政部長耶倫3日聲稱,限價措施將“發揮關鍵作用”。

  對於這一措施,俄方回應,將不會向實施限價的國家供應石油和石油產品;限制從俄進口石油和對俄石油設置價格上限等提議,只能導致油價飈升。<nextpage>

  去年6月,歐盟決定禁止通過海上運輸方式購買俄羅斯汽油、柴油、燃油等石油產品,禁令於同樣於5日生效。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援引分析師的話稱,迄今為止,對俄羅斯原油實施的制裁“完全失敗”,新的價格上限也可能被證明是“無關緊要的”。

  油品價格或承壓走高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石油是重要的全球性商品。對俄石油產品實施限價和禁運,短期內會導致國際市場油品、特別是柴油面臨供應緊張、價格上漲。

  標普全球大宗商品公司歐洲燃油研究主管赫迪·格拉蒂表示,如果俄柴油出口嚴重受限,歐盟將與其他國家爭奪柴油,柴油價格將面臨持續上行壓力。

  近期,美歐汽、柴油價格均有所上漲,部分原因是歐盟在制裁生效前囤貨以及市場擔心制裁生效後供應可能減少。

  同時,歐盟為尋求石油產品替代來源,將繞遠從中東、美國等地增加進口,而俄羅斯則將加大對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出口,雙方都將面臨運輸成本增加壓力,同時導致油品貿易流向發生變化。

  俄能源部此前表示,俄方拒絕與以任何形式執行西方限價措施的貿易商合作,西方國家對市場機制的非法幹預擾亂世界能源供應,有關國家應共同努力加以修正。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油品事業部總監張龍星對記者表示,限價和禁運將導致石油產品發生“貿易流向轉換”,也可能導致全球石油供應吃緊、柴油等石油產品價格上漲。同時,美國對歐盟的汽、柴油等成品油出口將呈上升趨勢。<nextpage>

  歐盟面臨通脹反彈風險

  對於通脹水平依舊處於高位的歐盟而言,限價和禁運俄羅斯石油產品將抵消其抑制通脹的努力,經濟也將面臨下行風險。

  據此間媒體報道,2022年歐洲從俄羅斯每日進口柴油超70萬桶,約占歐洲柴油進口量的一半。歐洲短時間內難以找到俄柴油的替代品,而且從替代市場進口將大幅增加運輸成本。

  能源等價格飈升是歐洲近一年來通脹居高不下的關鍵因素,雖然近期通脹有所回落,但生活成本危機依舊持續。這也是歐洲多國連續暴發多行業工會要求提高工資和福利待遇而舉行罷工的重要因素。

  歐盟統計局初步統計數據顯示,歐元區1月通脹率為8.5%,遠高於歐洲央行2%的中期目標。

  俄羅斯國家能源安全基金會首席分析師伊戈爾·尤什科夫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西方對俄羅斯石油采取的制裁措施將降低全球石油市場效率,最終後果將由全球消費者承擔。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