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無界公園”讓城市與綠色交融
http://www.CRNTT.com   2023-02-08 14:23:13


  中評社北京2月8日電/網評:“無界公園”讓城市與綠色交融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胡宇齊

  據市園林綠化工作會議消息,本市今年將全面推進“無界公園”建設,因地制宜拆除20家公園圍欄、圍擋,增加步道、文體等便民設施,促進公園綠地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

  所謂“無界公園”,顧名思義就是拆除了圍墻的綠色公共空間。自去年起,本市試點“拆欄透綠”,目前已有43家公園實現開放管理。比如,狹長的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開放更多出入口,散步穿行、閑坐聊天的市民朋友多了起來;慶豐公園的石墻大門被矮墻取代,門前空地增設綠坪花毯,園內風光與城市景觀相映成趣。拆除圍墻,不僅讓公園變身24小時開放的綠色會客廳,而且將園內的自然氣息、人文氛圍、藝術風情深深嵌入居民生活圈裡。從這個意義上說,“無界公園”拆除的是物理隔斷,聯通的是現代生活與“田園牧歌”。

  探索建設“無界公園”,彰顯城市治理理念升級。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對於城市功能的需求,早已突破單純的工作與居住,更希望有美好生活層面的詩意栖居。著眼於此,許多國際化大都市都開始追求以公園綠地為代表的“第三類空間”建設。而且城市自身發展,也從來不只是鋼筋水泥的簡單堆砌、社會資源的機械組合,而是一個有機複雜的生命系統。提供像“無界公園”這樣的“第三類空間”,讓城市在擁有高樓大廈的同時,也擁有更多自然光影;在具有高效率、快節奏的同時,也保留更多舒緩休閑。這更契合城市機體運行的規律、“吐納呼吸”的節奏,不失為一種良性發展狀態的重塑。

  當然,提升城市治理,注重理念情懷是一方面,實現有效管理則是另一方面。早在試點之時,就有人擔憂“無界公園”會帶來安全與管理上的挑戰,但一年來平穩運行的實踐證明,市民文明素質的“有譜”完全能夠支撐起公園的“無界”。物理邊界的拆除也打開了人們的心理空間,隨著“家門口的公園”成為現實,市民朋友們的幸福感、獲得感,也轉化為認同感、責任心。通過充分的溝通與合理的方案設計,讓公園更多地從管理者變成服務者,讓治理模式從單方管理變成志願者、熱心市民等多方維護,“無界公園”便有望成為實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動樣本。

  曾幾何時,當談及詩意栖居,人們的第一反應便是回歸遠離都市喧囂的寧靜鄉村。殊不知,隨著城市文明持續躍升,這裡已經日漸豐富立體,既能看到小橋流水、杏花春雨,也可感受四時物候、光影變幻。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在自然風光裡游憩、在人文歷史中穿梭、在生活氣息中漫步,這樣的多元都市生活一定能滿足人們更多夢想與期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