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城市更新目標明確 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http://www.CRNTT.com   2023-02-07 14:56:07


 
  既有建築和老舊街區的改造利用也將持續推進。堅持“留改拆”並舉、以保留利用提升為主,推動有特色、有歷史記憶的廠房、商場、辦公樓等既有建築的有機更新和復合利用。實施老舊商業區、步行街、老舊廠區等老舊街區更新改造,推動街區功能轉換、產業轉型、活力提升,打造一批精品街道、創意園區、城市客廳等活力街區。

  我國還將加快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改造,2023年,新開工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10萬公里以上,改造建設雨水管網1.5萬公里以上,因地制宜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倪虹介紹,將加快建立城市更新制度,探索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可持續實施模式;改進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持續推進城市生態修復、城市排水防澇體系建設,深入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示範;推進城市信息模型基礎平台等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據瞭解,目前各地積極性較高,陸續出台了城市更新政策法規,完善制度機制,探索多種實施模式。例如2023年3月1日,《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將正式實施。北京市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創新了“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基層發現問題發出召集信號,相關部門迅速到場,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有力保障了基層一線、群眾身邊的事“有人辦、馬上辦、能辦好”。很多城市首先開展城市體檢,找出問題短板,然後制定城市更新規劃、計劃,再統籌推進老廠區、街區、老舊小區改造、居住社區建設、既有建築改造、內澇治理、海綿城市建設和新城建等城市更新項目的落地。

  2021年11月份,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決定在北京等21個城市(區)開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工作,為期2年。旨在通過試點探索城市更新統籌謀劃機制,探索城市更新可持續模式,探索建立城市更新配套制度政策。2022年1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結城市更新試點城市和各地經驗做法,形成《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第一批)》,便於各地結合實際學習借鑒。

  “在推進城市更新的過程中,城市體檢發現的問題,就是城市更新的重點;城市體檢的結果,就是城市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的依據。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群眾需要什麼、期待什麼、操心什麼,我們就要著重抓什麼,讓老百姓有實實在在獲得感。”倪虹說。(來源:新華社)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