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香港可為大灣區法律一體化作出貢獻
http://www.CRNTT.com   2023-02-02 11:23:05


  中評社北京2月2日電/網評:香港可為大灣區法律一體化作出貢獻

  來源:大公報 作者:顧敏康(香江智匯秘書長、香港海外學人聯合會顧問)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將如兔子一樣跳出疫情陰霾,踏上新征程,迎來新希望、新發展、新飛躍。兔年是疫後復常元年,現在有個好開局,但接下來挑戰仍多。筆者認為,香港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的關鍵時期,又面臨經濟復甦,的確進入好開局,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挑戰仍然不少,說明大家仍要奮發有為,努力工作。筆者選取四個側面,談談對兔年香港的四個期待。

  首先,期待特區政府積極與內地協調磋商通關全面正常化。香港與內地於上月8日實施首階段的免檢疫通關,深受廣大民眾歡迎。但仍然存在不便利之處,尤其存在核酸檢測與配額要求,造成諸多不便。有專家認為,內地疫情高峰已過,而本港整體疫情呈下降趨勢,兩地跨境核酸檢測可以取消,讓經濟和民生真正復常。

  加快推動兩地通關正常化

  領導“通關事務協調組”的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大年初一表示,相信很快可與內地推動第二階段通關,包括取消核酸檢測要求。特區政府目標是全面取消核酸檢測及每日過關名額,這個目標關乎全面通關復常的實現。但關鍵是,特區政府應該及時出台時間表,回應社會期待與需求。

  其次,期待特區政府出台更多令人振奮的措施。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22日發表,舉措不會少,但估計“紓解民困和支持企業”仍然是預算案的主旋律。近日有團體指出,本港與內地上月初恢復通關後,市民消費意欲提升,今年農曆新年市道明顯比較暢旺,但不少中小企仍然艱苦經營,希望特區政府在經濟復常路上,派發消費券,為刺激市道帶來乘數效應。這當然是不錯的主意,值得政府認真考慮。更希望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能夠為香港經濟重振奠定強而有力的基礎。

  第三,期待在新的一年裡行政立法關係更加和諧。自2022年7月13日立法會首次前廳交流會後,已進行了六次,成為行政立法關係新常態,這利於特區政府有效施政,但政府仍然需要加強與立法會的溝通,虛心聆聽不同意見。大年初二車公誕,新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按照傳統習俗,到沙田車公廟為香港求簽,求得第十一籤中簽,其中簽文的“威人威威不是威”引出不同解讀。更有媒體指:當政者應該廣開言路,喜歡聽的說話要聽,不喜歡聽的說話更加要聽。同時,也希望立法會繼續發揮重要的議事和監察功能。

  據報導,新一屆立法會將在各事務委員會的會議紀要中將發言者以“一名議員”標示。立法會秘書處回復指出,新做法旨在協助公眾及傳媒更快掌握會議討論要點,又稱如果個別人士可根據標記搜尋哪些議員、官員曾就不同議題發言,並可完整收看直播。但是,這種將需要通過直播而獲得發言者姓名的做法顯然具有不合理性,與保持立法會議事的透明度背道而馳,應該及時糾正。

  可研建大灣區國際商事法院

  第四,期待香港為粵港澳大灣區作出實質性貢獻。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在即,粵港澳大灣區的進一步發展急需擺上日程。律政司“粵港澳大灣區專責小組”(下稱專責小組)1月7日正式成立,並於1月18日舉行了首次會議,標誌著正式運作。從目前報導看,專責小組是希望做好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之間的司法協助和法律實務接軌工作,從具體事項做起,這是專責小組比較務實的做法,值得肯定。但大灣區要真正暢通運作,關鍵在於如何實現法律一體化。為此應當從理念和制度入手。理念就是選擇最優的商事法律制度。

  大灣區要創造好的營商環境,首先要建立最優的和一體化的商事法律制度。具體而言,在選擇有關商事法律制度時可以考慮借鑒香港的法律制度,因為香港的法律制度貼近西方社會,重視透明公開、公平公正,外來企業更加容易適應。具體可先從四項制度入手:第一建立大灣區國際商事法院;第二加強與公證、調解、仲裁等機構的合作和對接;第三建立全方位的司法互助和協助機制;第四項建立誠信監管制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