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耕作更科學 農田綠色更肥沃
http://www.CRNTT.com   2023-01-30 10:12:03


 

  這裡為什麼要鋪設管道?

  洪澤區地勢西高東低,是一個從洪澤湖流向白馬湖的自流灌區。其中,緊鄰白馬湖的岔河鎮四面環水,農戶需要提水灌溉。建設於上世紀90年代的部分泵站逐漸老舊,有些村民便通過柴油發動小泵滿足自己的用水需求。

  “這就產生了兩個問題:用水效率不高、容易導致污染。”洪澤區農業農村局農田建設科科長劉暘介紹,2019年起,該區從增量水和存量水兩個角度,實行小灌區改造,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節本增效。建設地下管道,就是其中一項重要舉措。

  濱河村黨委書記石玉喜介紹,每年6月到10月農業用水高峰期,以前要先通過泵站將農渠打滿水,再將水引入農田裡。現在鋪設了管道,一旦需要用水,350個分水口各就各位,各自獨立、精準用水。

  據洪澤區農業農村局統計,土質渠道的灌溉水利用率為60%,管道灌溉水利用率超過97%,大大提升了使用效率、節約了種植成本。目前,全區已鋪設管道超過640公里,惠及1.4萬畝耕地。

  這些天,在濱河村的河邊,7台挖掘機正在馬不停蹄地施工,將河道淤泥一鬥鬥清理出來、打撈上岸。監理人員介紹,清理淤泥後,將在底部澆築混凝土格埂,岸坡鋪上生態磚,往水裡栽種蘆葦、香蒲、鳶尾、黃菖蒲等植物,修建成一座“生態浮島”,在淨化水質後實現農業退水循環利用,計劃在今年4月全部完工。

  “對高標準農田建設來說,最重要的是灌得上、水質好。”劉暘告訴記者,以濱河村為試點,農田退水生態循環利用將覆蓋到白馬湖圩區13個村6萬畝耕地,幫助高標準農田節本增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