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科研競逐中屢拔頭籌
2015年8月21日凌晨,《科學》雜誌在線發表了施一公實驗室兩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文:《3.6埃的酵母剪接體結構》和《前體信使RNA剪接的結構基礎》。前者報導了通過單顆粒冷凍電子顯微鏡(冷凍電鏡)方法解析的酵母細胞剪接體近原子水平分辨率的三維結構,後者則在結構解析的基礎上闡述了剪接體對前體信使RNA執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機理。
這兩篇文章把分子生物學“中心法則”的分子機理研究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
跟隨施一公讀博士還不到3年的萬蕊雪,是兩篇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作出了獨特貢獻。
此後,在施一公指導下,萬蕊雪帶著師弟師妹乘勝前進,先後完成了8個完全組裝工作狀態的高分辨率剪接體結構解析,基本搞清了RNA剪接的全過程和工作機理。
施一公實驗室率先取得突破之後,國外的幾個頂尖實驗室也快馬加鞭,力求在後續研究中實現趕超。在同樣課題近乎白熱化的國際競逐中,施一公實驗室幾乎都是第一個在終點“撞線”。
作為實驗室的主力隊員,萬蕊雪是怎麼做到的?“除了抓住時機,注重實驗方法、效率高是最主要的。”她告訴記者,“除此之外,當然還有拼搏。”
2015年到2017年,課題組的工作狀態可以用8個字形容——夜以繼日、爭分奪秒。實驗緊張的時候,萬蕊雪經常帶著幾個師弟師妹早出晚歸。課題的攻關階段,通宵作戰也是常有的事兒。
科學界推崇“原創”“首創”,甚至有“科學祗有第一、沒有第二”的說法。因此,做同一個課題的不同團隊,都想搶在競爭對手之前做出成果、發表論文。
“論文發表的時間先後當然很重要,但不應把所有關注點都放在這上面。”在萬蕊雪看來,研究結果所能說明的問題、揭示的奧秘,才是最有意思的,也是最值得追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