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港青新春返鄉 細說灣區變遷
http://www.CRNTT.com   2023-01-29 17:00:25


  中評社香港1月29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新春假期,不少香港青年喜氣洋洋回鄉過大年。回到闊別三年的故鄉,與親友到處打卡,擁抱新一年的變化。談及回鄉見聞印象最深的事,港青們都不約而同都談到了城鄉發展的變化。粵港一水之隔,大多數港人的根在廣東。港青在時隔三年的回鄉走訪步伐中,他們驚喜地發現“大灣區”帶來的影響更加溫暖可感,它們來自從村口的公路、新建的樓房、親人的笑臉、生活的改善。回到廣東惠州過春節的港青鄒利鋒發現,今年春節家鄉比往年熱鬧多了:“不僅僅是回鄉過節的人多了,而是整個小地方的人氣都旺了!”\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李薇、胡永愛

  港青鄒利鋒的家鄉在惠東縣黃埠鎮,是一座靠海的小城。每年回家過年,鄒利鋒都會和家人特意回到老家祖屋貼對聯。“這次回去發現,僅僅三年不見,當地不僅人多了,商業也興旺了起來。聽家人說很多人特意從外地過來投資經商,所以住房、公寓、酒店也發展起來。”

  家鄉變化受益於灣區發展

  老家的變化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直接相關。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兩大科學裝置”的選址就在鄒利鋒的老家惠東黃埠。他告訴記者,回家路上,看到當地政府特意鋪了一條三行道的公路,方便當地人來往。“聽老爸說,老家以前是山路崎嶇,出城很麻煩,今時今日,發展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鄒利鋒看到,項目的選址落戶使得老家熱鬧得很多,飯堂,藥店,樓房,娛樂場所等等,都興旺起來。“不少人看到當地經濟有起色,也特地回老家在原來的未建的住宅地建房,等候未來能出租住房。”

  鄒利鋒笑言:“今年新年節日氣氛很足,拜年、食團年飯的時候,也會聽到屋外有煙花的響聲。夜晚在外面坐車回家時,透過車窗也看到各式各樣的煙花在綻放,真的很久沒看到這麼多的煙花。看得出老家的人們都對未來發展充滿希望。”回到老家,他還看舞獅、寫春聯、放煙花,活動豐富,在海邊放煙花便是他的春節打卡點。“我們那邊的過年特色小食就是紅糖發糕、油角,今年已經吃夠本了。”

  “打卡點離不開菜田田埂”

  今年春節,港青趙梓烽和父母一起回到位於東莞樟木頭的老家。“家鄉變化很大,建了很多新的道路,城鎮面貌煥然一新,印象最深的是環境、水質好了很多,好吃好玩的都多了。”趙梓烽說,回到老家,打卡點離不開老家大片綠油油的菜田、鄉村的田埂路。“從田里摘生菜、挖紅蘿蔔這都是在香港很難看見的。”趙梓烽還和老友相約到特色的餐廳聚會。“過往人們會覺得東莞的工業氣息很重,但現在東莞已經是非常多元好玩的城市了。”

  春節期間,港青曾樂怡在朋友圈分享了回佛山過節的喜慶照片。對她來說,只要和親友在一起,老家的遊樂場、游泳館、特色餐廳都是打卡勝地。“年初二到年初五都在老家,老家最大的變化是軟硬件方面的升級。”她說,佛山的高樓建得比較多,而且附近還有游泳館、健身館,運動健身很方便。“都市氣息越來越濃了!”

  清遠自駕 攜家出遊

  港青許紫妍在內地經營文化傳播公司,為北上港企提供落地及推廣服務。在獲悉兩地即將復常通關的1月初,許紫妍就和香港家人商議好春節期間北上見親戚、到清遠自駕遊。

  在清遠,許紫妍一行預訂了一個獨棟別墅,配置有6個房間,除了可以泡溫泉,還能燒烤、唱歌、打麻將等,費用約5000元人民幣。行程上,三天兩晚他們會到清遠的古龍峽景區、峰林小鎮和洞天仙境遊玩。“清遠從南到北開車要三四個小時,我們主要選擇了距離深圳近一些的大景點。到年初四,香港家人就會返程回港拜年。”(來源:大公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