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城市群應成為職業教育空間布局優化的主場域
http://www.CRNTT.com   2023-01-24 15:57:40


 
  職教發展各具特色和優勢,缺乏城市群內外部合作。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城市群呈現較高市場化程度,雄厚的產業基礎為職業教育提供有力支撐,校企合作數、校均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數遙遙領先,社會培訓經費連年攀升,高職經費中來源於行業企業的部分占比超過10%。蘭西、成渝城市群雖然產業基礎相對薄弱,但是職業教育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地方財政投入力度較大,企業為高職學校提供校內實踐儀器設備力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是整體來看,城市群內部雖然地緣相近、人文相親,但職教生態差異較大,城市群之間以及城市群內部資源條塊分割嚴重、合作共贏機制仍未建立,缺乏長期合作意願和規劃。

  明確城市群職業教育空間布局優化治理路徑,理清複雜關係網絡

  城市群是一個複雜的演化系統,明確城市群職業教育布局優化治理路徑,必須處理好競爭與合作、公平與效率、整體與局部、穩定與動態的關係,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搭建職教圈層治理框架,成立權威性協調機構。從我國職業教育現有空間形態來看,中心城市起主導作用,以中心城市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帶動周邊發展,符合區域非均衡發展的基本原理。要以中心城市為原點,構建特色化、差異性的職業教育圈層治理框架,充分利用城市群職業教育的向心性開展幫扶,探索形成功能性層次分異格局。

  多角度挖掘城市群空間價值,有效釋放“空間紅利”。城市圈層向外擴展表現出周期波動性特徵,這時候往往出現新舊產業更新迭代的發展機遇。職業教育要充分利用城市群的空間優勢,為產業升級和區際轉移預留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空間,為技術技能人才發展提供更多可能。從產教融合角度看,職業教育要打破原有地域限制,將局限於城市內部的產教融合拓展到城市群範圍內,通過擴大產教融合地域範圍,緩解人才培養滯後與產業快速發展之間的矛盾。從服務面向角度看,職業院校既要準確對接產業鏈條上的點位,也要明確空間維度上的服務範圍,適時動態交叉調整,及時進行資源互換和共享。

  制定城市群職教資源流動規則,協商構建利益補償機制。城市群發展的初期階段,職業教育資源往往過度集中,次中心城市則處於“吃虧”狀態,極易造成公平和效率的嚴重失衡,需要國家層面通過相關機制進行協調。市場導向和政府調控雙管齊下,能夠更好地協調資源輸出地與輸入地關係,推動城市群職業教育形成功能互補、錯位發展的格局。各級政府部門要充分發揮調節功能,以財政轉移支付、發放政策紅利等方式進行優質教育資源布局。對於可流動性資源,例如優質雙師型教師資源,可協商建立區域內流動規則和教師培養補償機制,激發人才培養活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