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快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
http://www.CRNTT.com   2023-01-20 08:52:55


   
  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重要位置。民以食為天,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在當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下,沒有強大的農業,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也不可能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建設農業強國必須與中國實際相結合。一方面,中國農業發展具備深厚的農耕文明歷史底蘊、豐富的資源種類、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社會主義制度等許多其他國家不具備的優勢。另一方面,中國農業發展也存在科技轉化率相對較低、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歷史欠賬多等一系列現實阻礙。這決定了建設農業強國必須立足中國國情,利用有限的資源保障農產品數量和質量,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促進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同時保持鄉土文化傳承,絕不能簡單照搬國外農業強國的發展經驗和模式。
  
  建設農業強國需要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係。近年來,中國農業產值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下降,農業生產經營收入在農民整體收入中的占比也在下降。這導致農業生產激勵減弱,加之生產要素成本居高不下,農業發展內生動力不足。推動農業發展,不能一味依靠政府主導、財政政策,也不能完全放任市場自發調節。要堅持市場化方向,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也要完善體制機制,更好發揮政府規劃引導、宏觀調控、支持保護等作用。
  
  完成好艱巨的歷史任務
  
  文章強調,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新時代新征程做好“三農”工作的戰略部署,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這一過程必然面臨諸多風險挑戰,必須保持戰略定力、久久為功。
  
  一是要充分發揮制度優勢。發揮中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進一步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關於“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加強頂層設計,保持戰略定力,科學謀劃和推進“三農”工作。
  
  二是要不斷夯實物質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長足發展,具備了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的基本條件,要進一步夯實物質基礎,充分釋放農業生產要素活力,建設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競爭能力強的農業強國。
  
  三是要重視汲取歷史經驗。中華五千年農耕文明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經驗,要從中汲取智慧力量,循序漸進、穩扎穩打,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有力支撐。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