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球安全倡議的理論特徵與實踐貢獻
http://www.CRNTT.com   2023-01-12 10:24:59


 

  對西方國際安全觀的超越

  全球安全倡議是基於中國倡導的安全觀的思想產物,它包含的安全邏輯對於安全研究與安全理論的發展,破除西方國際安全理論霸權有著重要的意義。

  第一,全球安全倡議有利於破除現實主義安全觀的消極影響。在現實主義理論看來,國際社會本質上處於一種霍布斯式的、強調人人為敵的無政府狀態。這種情況下國家之間的安全只能是零和式的,一方的安全往往意味著另一方的不安全。在追求安全的方式上,現實主義放大了自助原則下的極端選擇,即認為國家無法寄希望於國際規則或是其他國家的善意,只能通過增加自身軍備或與他國結成軍事同盟的方式,以實力甚至是武力實現自身的安全。因此,在現實主義理論視野中,世界總是以灰色的面目出現,安全領域仍然是弱肉強食的世界。近代以來,西方國家在侵略與擴張的過程中充斥著赤裸裸的現實主義。這種強權思維在如今許多方面仍然揮之不去,如美國對中國的崛起充滿不安,試圖通過科技打壓、強化同盟的方式對中國進行壓制。如果不破除這種零和式的安全思維,就很難實現世界的安全與和平。

  針對零和式安全觀,全球安全倡議提出了共同安全。共同安全思想並不試圖從根本上否認國際社會仍處於無政府狀態且國家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靠自己維護。但是,在如何認識和看待這一安全背景的問題上,全球安全倡議與現實主義拉開了距離。一方面,全球安全倡議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從而為破除安全對立提供了價值基礎。通過強調合法的安全關切,既肯定各國都有合理的安全訴求,又把無限度的安全關切排除在外,從而有利於推動各國找到安全利益的交集。另一方面,全球安全倡議提出安全不可分割的原則,指出了現實主義對抗式的安全手段沒有出路。要破除安全困境,就需要重視對方的安全關切,走共同安全的道路。可以說,全球安全倡議為現實主義灰色的安全世界帶來了一抹亮色,為國際安全的未來樹立了值得追求的目標。

  第二,全球安全倡議有利於擺脫自由主義安全觀的過度喧囂。不同於現實主義,自由主義體現了西方安全觀的另一種聲音。自近代特別是二戰以來,西方自由主義安全觀在提出並實踐集體安全、建立聯合國、倡導國際安全規則等方面作出了不少貢獻。但也要看到,在一些西方國家錯誤世界觀、價值觀的引導下,始終有不少自由主義的信奉者鼓吹“民主和平論”,奉行西方價值觀的“普世”意義,試圖把所謂“民主”和“人權”推廣到其他國家,甚至為此不惜干涉他國內政,動用武力推翻他國政權。

  相對而言,全球安全倡議更加成熟,不像西方自由主義者那樣在認識上過於天真,在實踐中不顧後果。中國歷來強調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堅持不干涉別國內政,這些主張一直是國際社會安全與穩定的基石。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國際社會不可能發展出能夠壟斷暴力、維護安全的“中央政府”,主權國家才是保護本國國民安全和實現地區與世界安全的主力軍。一旦主權原則受到破壞,國際安全必將得不償失。正是基於這一務實的看法,全球安全倡議強調要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而不能搞雙重標準。祗有基於各國國情的道路才能讓本國人民享有真正的安全,祗有彼此尊重各自的選擇才能避免無謂的流血與衝突。從這個角度來看,相對於自由主義安全觀,全球安全倡議體現出了更多的包容性與開放性。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