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在融合和重塑中推動實體經濟創新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3-01-12 08:10:01


   
  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著眼於全鏈條協同。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併非著眼於單一環節或者單一流程的數字化,而是著眼於科技對全鏈條、全流程整體的賦能、改造和提升。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創新形態,建立在全產業鏈資源優化配置、各環節泛在互聯貫通的基礎上,致力於實現橫向和縱向的高度融合,推動各方協同構建應用生態。從研發設計、工藝生成、物料供應、生產製造、測試交付到經營管理、市場服務,各個環節不但具有較高的數字化應用水平,而且全鏈條高效協同;在實時進行大數據匯總分析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產品功能設計,提高生產性服務的目標指向性。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致力於提升供給體系對需求的適配性,通過集聚龐大供給主體和個性化需求表達,暢通供需循環,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隨著各環節主體協同度的持續加深,供應鏈、產業鏈由傳統的上下游線性關聯轉變為網絡化交互協作,從而實現跨地域、跨領域、多主體的共競共生。
  
  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生產性服務平台化發展。實體經濟獲取生產性服務特別是數字化服務的難點,主要體現為成本高、缺人才、變化快。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使得生產性服務業日益互聯網化,由平台整合提供從低代碼簡單系統到複雜應用系統的趨勢愈發明顯。平台聚合了眾多生產性服務廠商,日益形成以平台為中心、生產性服務廠商圍繞的生態圈,為生產性服務的發展提供助力。多樣化生產性服務廠商借助平台提供的應用程序編程接口進行能力調用,實現可生長、可自由定義並搭建的生產性服務柔性供給和快速低成本試錯,幫助企業更好適應競爭環境。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有利於推動生產和銷售場景同多元化生產性服務的精準匹配,解決了需求全面化與生產性服務碎片化之間的矛盾。
  
  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有利於形成高效率溝通。溝通變革是實體經濟步入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時期的內生需求。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創新形態,依托互聯網平台上的信息自由傳導與高效溝通,推動了不同市場主體之間的廣泛互聯,促成了企業內部組織模式的“去中心化”創新,信息也不再是單向的線性流動模式,而是多向的網絡流動模式。而依托網鏈結合的聯繫結構,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和營銷組織方式得以重塑,企業從管理者轉變為資源提供平台,幫助內部主體基於產業生態系統獲取價值,在實現組織機制激活和創新環境營造的同時,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快捷流動、帶動大中小各類市場主體相互融通。
  
  總之,實現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所在。面向未來,我們要加快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建設,從新型基礎設施保障、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供投融資支持、強化示範引領、提供人才保障等多方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從而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