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評:加快構建中國自主的經濟學知識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23-01-11 12:14:41


 

  著力打造標識性概念

  新時代十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黨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考驗,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曉晶表示,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經驗突出表現在實現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堅持改革、發展與穩定的三維統一;實施“三位一體”的宏觀調控;促進地方競爭激發地方活力;努力尋找政府與市場之間的平衡。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新時代十年,我們形成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重要理論成果。對於這些新概念、新範疇、新經驗,張曉晶認為,首先,我們應從經驗層面準確把握這些“新”,基於大歷史觀,從縱向維度把握有別於“過去”的“新”;基於國際視角,從橫向維度把握不同於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中國特色。其次,我們要從理論層面科學認識新時代、新實踐、新經驗,看它們是否突破了原有學術框架或理論範式、是否需要新的概念或新的學理來總結概括。如果說概念範疇等還只是對新現象的個別化總結,那麼新理論就是要把概念、範疇放到大的理論框架中,對新經驗進行系統化、學理化的升華。

  楊瑞龍表示,要加強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學理化研究、學術化闡釋,梳理和總結標識性概念、範疇、表述,著力建構系統化、學理化的知識體系。中國經濟學作為自成一體的經濟學理論體系,應該具有自身獨特的研究範式。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指導下,吸收現有經濟學分析體系中的有益成分,直面我國改革和發展中面臨的難點與重點,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形成規律性認識,進而形成中國自主的系統的經濟學知識體系。中國自主的經濟學知識體系包括基於對中國經濟科學認識的規律體系,基於規律性認識提煉出來的範疇體系,基於範疇的累積及對範疇之間邏輯關係的梳理而形成的理論分析體系,基於理論分析體系形成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以及理論聯繫實際的方法論體系。

  在推進中國自主的經濟學知識體系建設過程中,要處理好知識體系的自主性和一般性之間的辯證關係。方穎談道,中國經濟學知識體系的自主性,首先表現在中國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態度上,即根植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具體實踐,從中國特有知識體系的一般性中提煉獨創性理論,並進而構建中國自主的經濟學知識體系,為黨的治國理政服務。知識體系的一般性,一方面是指不同知識體系間必備的科學性、規範性和標準性要求,這是不同知識體系間交流與競爭的基礎;另一方面則是指理論本身的一般性與可解釋範圍,獨創性知識體系影響力的關鍵在於如何從獨特性中提煉具有一般意義的理論。方穎表示,強調知識體系自主性的同時,必須重視知識體系的一般性,要避免不同知識體系與話語體系競爭過程中自說自話與各說各話的情況,努力擴大中國自主經濟學知識體系的國際影響力與國際話語權。

  構建中國自主的經濟學知識體系,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踐所提出的時代命題。我們應堅持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指導,及時總結我國經濟發展經驗,使之上升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術範疇和思想要義,為構建中國經濟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提供支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