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養老待遇資格認證亟須“適老化”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23-01-11 11:09:08


  中評社北京1月11日電/網評:養老待遇資格認證亟須“適老化”改革

  來源:東方網 作者:徐林生 

  近日,一則“退休人員必須在今年1月完成待遇資格認證,否則將會停發待遇等”的信息,在網上熱傳。對此,湖北、鄭州、成都、哈爾濱、呼和浩特等地社保部門,接連辟謠上述網傳消息:此信息嚴重失實!請廣大退休人員認真甄別相關信息,不信謠,不傳謠。(1月10日人民網)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相關政策,廣大退休人員每年應該進行一次養老資格認證,近期確有地方社保部門發布通知提醒退休人員及時完成資格認證。有關文件顯示,除大數據比對自動取得資格外,其他退休人員每隔12個月須認證一次,逾期3個月未通過資格認證者,人社部門將暫停發放其養老待遇,待重新辦妥資格認證後,再行恢復待遇發放並補發暫停期間的待遇。這顯然是催生不實傳言的背景因素。

  對享受養老保險侍遇的退休人員實施待遇資格認證,是防止違規冒領、保障基金安全、維護公平正義的有效措施。根據相關工作要求,主要有三種認證方式:通過大數據共享比對認證,使用手機人臉識別認證,預約工作人員上門認證。

  值得注意的是,實施養老資格認證以來,不少網友(大主要是老人子女)吐槽養老認證手續“不適老”“太折騰”。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通過大數據比對獲得資格的比例太少,一般不超過三分之一,以人社部公布2021年末我國離退休人員數量達13157萬人計,每年超過9000多萬人必須認證,絕對人數龐大。

  二是手機自主認證程序過於繁雜,下載APP、選擇認證類型,錄入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碼、短息驗證碼等,還要認證人做眨眼、轉頭等微表情,很多老年人即使有子女協助,也難免手忙腳亂,容易導致認證超時、失敗結果。

  三是預約工作人員上門認證很困難。由於人社部門普遍人手不足,有些高齡老人子女不在身邊無法使用智能手機認證,或處於失能狀態無法配合微表情認證,其家屬申請工作人員上門認證通常十分困難,異地養老退休人員申請上門服務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養老待遇資格認證算是國際慣例,美國、歐洲、日本等就有定期核查養老金領取資格,我國實施養老資格認證制度有充分必要性和緊迫性。不過,檢視養老認證政策落地成效,各地在認證過程簡單化、便利化和人性化方面,仍存不容忽視問題,有明顯改進空間,有關部門必須與時俱進,進行“適老化”改革。

  因此,各地人社部門在充分考慮退休人員群體特殊性基礎上,應當利用好公安、民政、醫療等機構數據,大幅提高大數據共享比對認證比例,顯著降低自主認證人數。此外,在延長認證周期、減少認證次數、簡化認證手續、增設異地認證、增加上門服務人手等方面,大膽改革,既做“減法”又做“加法”。這是回應廣大退休人員關切需要,也是以人為本理念應有之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