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我國金融政策多措並舉 促消費擴內需
http://www.CRNTT.com   2023-01-09 11:55:12


  中評社北京1月9日電/據央視網報導,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2023年,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貨幣政策將如何發揮作用?金融部門將如何貫徹落實?對此,記者專訪了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

  2023年,我國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其中,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郭樹清表示,貨幣政策和金融管理的基本職責就是維護總供給和總需求的正常平衡。

  人民銀行黨委書記 銀保監會主席 郭樹清:目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大,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擴大總需求是最重要的舉措,與此同時推進供給結構優化,構建“雙循環”格局,可以進一步增加需求。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力,就需要聚焦在擴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給側改革上來。

  郭樹清表示,綜合來看,我國生產要素條件較好,最大優勢是勞動力素質優良、資金流量充裕、科技和管理的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因此,經濟潛在增長率較高。隨著疫情高峰度過,我國經濟增長有望較快恢復到正常軌道上來。而將當期總收入最大可能地轉化為消費和投資,是經濟快速恢復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金融服務大有可為。

  人民銀行黨委書記 銀保監會主席 郭樹清:第一,金融政策要積極配合財政政策和社會政策,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和受疫情影響較大群體的收入,提高消費能力。第二,以滿足新市民需求為重點,開發更多適銷對路的金融產品,鼓勵住房、汽車等大宗商品消費。

  此外,金融政策還要圍繞教育、文化、體育、娛樂等重點領域,加強對服務消費的綜合金融支持。繼續做好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投融資保障,同時集成更多金融資源,支持城市更新、鄉村振興。創新運用多種融資工具,推動完善社會領域投融資機制,加快社會領域補短板。以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為重點,持續優化結算、融資、保險等進出口貿易金融服務,鞏固拓展外貿競爭新優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