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 
中國戰“疫”進入新階段
http://www.CRNTT.com   2023-01-08 09:57:09


 

  監測還顯示,國內當前流行的多個新冠病毒亞分支,均屬於奧密克戎變異株。即便是正在海外加速傳播的BQ.1和XBB亞分支,致病力也未發生明顯變化。

  用通俗的話來講:新冠病毒沒有變得更“壞”。

  迎戰奧密克戎近一年,中國對這個變異株的認識越來越多。

  2022年4月至5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在大連、蘇州、寧波、廈門、青島、廣州和成都等7個入境城市開展了為期4周的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試點。研究發現,奧密克戎平均潛伏期縮短,多為2天至4天。

  此後,我國又監測到多個亞分支。傳播指數R0值從原始株的2.5至3,一路攀升至21,達到疫情暴發以來的最高值。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所長許文波解釋,感染人數呈幾何指數增加,這意味著在沒有干預的情況下“1傳21”,防控難度之大超乎想象。

  事物總有兩面性。

  國內外專家普遍認為,病毒變異大方向除了傳染力更高、潛伏期更短,也更趨向於上呼吸道感染。

  2022年上半年的香港、上海,下半年的拉薩、烏魯木齊、呼和浩特,以及海外多個國家……一年來,越來越多病例數據顯示,大部分人感染奧密克戎後表現為輕症或無症狀,極小比例發展為重症。

  國內外多項研究顯示,不論是體外感染還是動物模型,奧密克戎對肺組織細胞的感染能力顯著減弱……

  相較於原始毒株和隨後出現的其他變異株,奧密克戎的致病力趨於溫和,病毒變異總體朝著季節性傳染病方向發展——對病毒的跟蹤研究,為科學決策不斷提供依據和參考。

  抗疫三年來,我國有效處置100多起聚集性疫情,築起應對全球數波大流行的防波堤。在這一過程中,變異株毒性持續下降,這為疫情防控策略調整創造了重要前提。

  病毒變異情況,並非防控策略調整的唯一變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