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打病毒牌的美國政客應該聽聽科學理性的聲音
http://www.CRNTT.com   2023-01-07 17:02:49


  中評社北京1月7日電/據央視新聞評論,“這不僅不會對限制病毒傳播產生多大影響,也無助於全面評估全球病例增加帶來的影響。”6日,美國傳染病學的權威機構——美國傳染病學會(IDSA)在社交媒體賬號上發表聲明,就美國對中國遊客入境設限表示了異議。

  不僅IDSA,近一段時間以來,很多流行病學家齊聲呼籲,沒必要對中國實施旅行限制。比如,巴斯德研究所(上海)的丹尼爾·法盧什教授說:“經驗表明,旅行限制在缺乏其他措施的情況下收效甚微。”牛津大學進化和基因學教授阿里斯·卡祖拉基斯指出,針對中國的旅行限制“毫無意義”。歐洲疾控中心等專業機構明確表示,對來自中國的旅客施加限制措施不合理。代表歐洲500多個機場的國際機場理事會歐洲分會,日前也譴責了針對中國的入境限制措施。

  這些科學理性的聲音,美國政客應該好好聽聽。美方企圖打 “病毒牌”,結果被科學打了耳光,暴露了一貫的反智做派以及將疫情政治化的操弄。

  與新冠病毒的鬥爭是一場科學之戰。但美國針對中國遊客的限制政策是反其道而行之。

  從防疫措施看,人們記得,2020年疫情初期,美國就曾採取限制中國人入境的相關措施,結果是限制了個“寂寞”。由於忽視世衛等多方預警、消極懈怠防疫、搞黨爭內鬥、熱衷打政治牌等,美國疫情迅速暴發,淪為全球感染人數最多、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這足以證明,在不採取科學防疫措施的情況下,僅靠旅行限制對防疫沒有作用。

  從病毒分析看,目前在中國流行的主要毒株之前已經在世界各地傳播。比如,中國在2022年9月底首次檢測出BF.7變異株,而根據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數據庫,BF.7最早於2022年1月的法國樣本中檢出;2022年5月底,中國報告首例境外輸入BA.5變異株感染者,而BA.5最早於2022年1月在南非樣本中檢出。這表明,當前中國流行的絕對優勢毒株屬於輸入型。

  根據世衛組織1月4日發布的消息,中國國家衛健委提供的病毒基因數據顯示,當前中國主要流行毒株同其他國家提交的中國感染旅客病毒基因序列一致,沒有發現新變種或顯著突變。《聯合早報》報導說,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在中國當前疫情期間收集的病毒基因組序列顯示,中國並未出現新毒株。美國衛生計量與評估研究所所長克里斯·默裡表示,中國出現新變異株的風險“非常低”。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