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我國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建成
http://www.CRNTT.com   2023-01-07 16:53:32


  中評社北京1月7日電/據科技日報報導,1月5日,我國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通過采集輸變電設施的物理數據,技術人員在網絡雲端構建了一個數字孿生電網,全面提升了電網的智慧運檢水平。這也是世界上首次對億千瓦級負荷大電網進行全息數字化呈現。

  據悉,這張虛擬電網覆蓋了10萬公里架空輸電線路、28萬座輸電杆塔以及地形地貌地物等數據,將真實電網在數字空間以數字孿生的方式,一比一三維立體還原和數字化全景呈現。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運用三維激光點雲采集、數字高程模型、高精度測繪等技術,為每一條線路、每一座杆塔、每一個部件都賦予了專屬的三維坐標,定位精度達到厘米級。

  實現無人巡檢與智能管控

  “每一座杆塔都設有20個以上無人機巡檢點位,通過航跡自動規劃、一鍵自主飛行、全程實時監控、遇險自動規避等功能,無人機可實現全自動巡檢作業,全程無須人工操作。”江蘇方天電力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姜海波介紹,全息數字電網相當於給整個江蘇電網裝上了“千里眼”,能夠引導巡檢作業人員足不出戶,即可實時掌握無人機的適航區域、飛行軌跡、被檢設備、巡檢影像等現場實際工況,完成一座鐵塔的全面巡檢僅6分鐘,比人工操作無人機巡檢耗時減少一半,效率比傳統人工巡檢提升4到6倍。

  在國網江蘇電力無人機巡檢管控中心的大屏上,可見當前正在作業的無人機,其飛行軌跡、飛機狀態、拍攝畫面都可以在數字電網中實時展現、動態跟蹤。巡檢無人機還嵌入了電力北斗地圖導航和前端識別模塊,巡檢作業結束後,圖片會自動上傳至管控平台,並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對圖像進行精準識別,可以及時發現指甲蓋大小的螺帽裂紋等細小缺陷。

  “依托全息數字電網,江蘇電網已經實現大規模無人機巡檢協同應用與智能管控,可以支持上千架無人機同時作業,全年自動巡檢作業量超過52萬架次,提前發現消除輸電鐵塔缺陷及通道隱患4.2萬處,嚴重缺陷發現率提升3倍,每年可以節約電網運維成本約2億元。”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設備部副主任吳強介紹。

  通過加載氣象、空域等信息,數字電網還可以高度仿真和預測台風、覆冰等極端情況下的電網運行環境。在數字電網的工況模擬模塊中,只要同步風速、風向、溫度、導線直徑等基礎數據,系統就會結合歷史數據,通過模型算法以三維圖像形式直觀展示線路狀態,各類風險隱患會用不同顔色的警示圖標標出,為電網細化防災減災、災後恢復的預案措施提供準確依據。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