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評: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
http://www.CRNTT.com   2023-01-04 15:44:35


  中評社北京1月4日電/網評: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任理軒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黨同志“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來到陝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總書記指出:“全黨同志要把老一輩革命家和共產黨人留下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傳承好發揚好”“全黨同志要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輝煌時刻,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鄭重提出“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自警自勵的政治智慧和求真務實的政治品格,充分彰顯了一個百年大黨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把黨和人民事業長長久久推進下去的強烈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

  踐行根本宗旨、總結歷史經驗的深刻啟示

  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即將取得全國勝利前夕,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向全黨發出“兩個務必”的號召。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從“進京趕考”到“走好新的趕考之路”,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的政治本色和優良作風始終是我們黨砥礪前行、發展壯大、創造輝煌的重要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不能驕傲自滿,黨不能驕傲自滿,國家不能驕傲自滿,領導層不能驕傲自滿,人民不能驕傲自滿,而是要增強憂患意識、慎終追遠,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不能驕傲自滿”“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這是一個成熟馬克思主義政黨對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深刻認識、對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對自身艱苦卓絕奮鬥歷程的深刻總結、對歷史治亂規律的深刻借鑒,深刻揭示了我們黨永遠不變質、紅色江山永遠不變色的內在原因。

  對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深刻認識。為什麼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講宗旨,講了很多話,但說到底還是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我們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就是要求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堅信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人民觀、實踐觀,始終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和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為崇高理想奮鬥和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完成黨的各項工作和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和人民群眾一道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深刻詮釋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人民性和實踐性的內在統一。新征程上,祗有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的政治本色和優良作風,始終與人民風雨同舟、與人民心心相印,才能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新的優異答卷。

  對馬克思主義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在古今中外的歷史長河中,出現過大大小小許多政黨,但大都曇花一現。如何保持自身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執政後鞏固無產階級政權,是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關注的重大課題。蘇聯解體、蘇共垮台、東歐劇變,原因固然很多,但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執政黨驕傲自滿、貪圖享受、脫離群眾。社會主義事業能否順利發展,作為領導力量的共產黨自身建設至關重要。在血雨腥風的革命年代,我們黨謙虛謹慎、艱苦奮鬥,胸懷崇高革命理想,保持旺盛革命精神,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中國革命勝利。執掌全國政權後,我們黨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團結帶領人民白手起家,建設國家、謀求富強。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的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顯著增強,開辟百年大黨自我革命新境界。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必須始終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的政治本色和優良作風,始終與人民群眾一塊苦、一塊幹、一塊過,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對我們黨艱苦卓絕奮鬥歷程的深刻總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我們將來物質生活多麼豐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一定不能丟,腳踏實地、苦幹實幹,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謙虛謹慎、艱苦奮鬥,是我們這個百年大黨代代傳承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我們黨由小到大、由弱變強,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離不開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的精神和作風。井岡山的星星之火、蘭考的森森泡桐、深圳的拓荒牛、十八洞村的新村寨等等,都是生動的見證。回望過去,我們黨依靠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勝利時不驕傲,困難時不低頭,豐裕時不奢靡,匱乏時不退縮,創造了震古爍今的偉大成就,創造了百年大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不斷自我革命、永葆生機活力的偉大奇跡。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黨依然要永葆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用新的偉大奮鬥創造新的偉業。

  對我國幾千年歷史治亂規律的深刻借鑒。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功成名就時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創業初期那種勵精圖治的精神狀態不容易,執掌政權後做到節儉內斂、敬終如始不容易,承平時期嚴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變革關頭順乎潮流、順應民心不容易。”中國歷史上關於國家治亂興衰的實例不勝枚舉,給人以深刻啟示。許多王朝的統治者在初期能夠勵精圖治、開基立業,但到了王朝末期則往往淪於驕奢腐朽,走向墮落衰敗,最終人亡政息。中國共產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戰勝風險挑戰中壯大,始終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深刻認識到一個國家、一個政權要想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必須始終不忘載舟覆舟、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保持夙夜在公、鞠躬盡瘁的奮進狀態。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是我們這個立志於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的百年大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把握和運用歷史規律得出的科學結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