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消費成為支撐經濟發展穩定力量
http://www.CRNTT.com   2023-01-04 09:41:37


  中評社北京1月4日電/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經濟工作,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是一個重要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提升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應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工作。
  
  經濟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芬文章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以消費為主導的內需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消費對穩定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日益明顯,創新驅動發展的內生動力逐漸增強,居民消費水平邁上新台階,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更好滿足,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文章分析,一是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顯現。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2012年至2021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6萬億元增長到44.1萬億元,年均增長接近9%,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
  
  二是消費驅動作用增強。隨著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內需的發展格局加快從投資主導向消費主導轉變,消費占內需的比重穩步提升。2021年,消費在內需中的占比為56.0%,比2012年提高了3.4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和拉動作用總體高於投資,中國經濟增長逐步實現了從投資拉動向消費驅動的轉變。
  
  三是消費水平穩步提升。2012年至2021年,中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從12054元上升至24100元,年均名義增長8.0%;中國居民恩格爾系數下降了3.2個百分點,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
  
  四是消費提質升級明顯。商品消費從“有”向“好”,消費結構從商品向服務升級,消費重點從生存型向發展型、享受型升級。具體來看,品質消費需求提升,突出表現為對進口消費品需求大幅增長。同時,服務消費支出比重逐步提高。2021年,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10645元,占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重為44.2%,比2013年提高4.5個百分點。消費者更加注重精神層面的追求,注重消費體驗與愉悅感。
  
  五是消費創新動能強勁。以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技術賦能作用明顯,推動中國消費加快進入數字化智能化時代。移動智能終端、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和智能交通等領域的消費創新產品不斷湧現。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全息投影等體驗型、互動型消費新模式構造出融合眾多元素的時尚消費場景。平台經濟、共享經濟、社交和直播電商等消費新方式深刻改變著人們的消費理念和方式。消費創新催生諸多消費經濟新形態,網紅經濟、首店經濟、綠色消費等成為消費新熱點和新增長點。
  
  總之,我們既要看到消費對穩定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也要鞏固已經取得的成果,更好統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通過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種方式和渠道擴大內需,為經濟穩定運行提供支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