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科技創新助我國油氣開發屢創新高
http://www.CRNTT.com   2022-12-29 15:57:22


  中評社北京12月29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歲末年終,好消息從各個油氣田紛紛傳來。12月22日,新疆油田公司年產油氣當量首次突破1700萬噸,創歷史新高;12月23日,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的我國最大超深油田——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富滿油田油氣產量突破300萬噸大關;12月26日,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油氣當量突破3000萬噸,創歷史新高。

  截至12月27日上午10時,中國石油長慶油田2022年天然氣產量達到500.6億立方米,標志著我國建成首個年產500億立方米特大型產氣區。這是繼2019年長慶油田天然氣產量攀上400億立方米之後,時隔3年實現的又一次歷史性跨越,國內天然氣開發新的歷史紀錄再次被長慶油田刷新。

  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能源形勢和國內油氣資源劣質化加劇、勘探開發對象“非、深、難”等一系列新特點,是什麼讓我國油氣開發屢創新高?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科技創新。

  今年以來,中國石油等幾大石油公司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持續推進高效勘探、老油氣田穩產、新區效益建產、低成本發展等專項行動,強化理論技術攻關與開發先導試驗,強化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勘探開發實現了高質量發展。

  以長慶油田為例,長慶油田開發的鄂爾多斯盆地油氣資源,是典型的“三低”(低滲、低壓、低豐度)油氣田,經濟有效開發屬於世界性難題。數據顯示,長慶氣區單井日均產氣不到1萬立方米,僅為國內中、高產氣田的幾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在這樣的不利條件下創造高效開發和持續上產奇跡,得益於依靠自主創新破解“三低”油氣田系統性難題,探索形成的低成本開發模式。基於國內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的現實,長慶油田把增儲上產的重心,放在基礎研究、科技攻關上,打破國際石油公司技術壟斷,突破低滲、特低滲、致密氣田勘探、開發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油氣資源發現,加速可采儲量轉化,讓“三低”油氣藏爆發出巨大能量,從而積累形成了天然氣持續上產的核心競爭力。2010年天然氣產量突破200億立方米,躍居我國最大產氣區之後,長慶油田先後建成國內首個300億、400億立方米大氣區,連續12年保持我國最大產氣區地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