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著眼長遠積極擴大有效投資
http://www.CRNTT.com   2022-12-23 09:39:26


   
  聚焦高質量發展,圍繞國家重大戰略,推動擴大有效投資精準發力
  
  文章指出,確保精準投資,要求進一步聚焦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短板領域和轉型升級中的薄弱環節,科學論證,有序推進。《綱要》圍繞製造強國、數字強國、新型城鎮化和重點領域補短板等戰略部署提出投資政策指引,著力提高投資效益,增強投資後勁。
  
  一是圍繞製造強國,引導各類優質要素向製造業集聚。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數據顯示,至2021年末,中國工業增加值達37.3萬億元,其中,製造業增加值達31.4萬億元,對世界製造業貢獻的比重接近30%,連續12年成為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國家。同時,中國製造業投資保持較高增速。今年前10個月,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7%,高於全部投資增速3.9個百分點,對投資增長起到重要支撐,推動製造業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越。《綱要》強調要加大傳統製造業優化升級投資力度,擴大先進製造業領域投資,提出加強製造業投資的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並在《實施方案》中提出引導技術、資金、人才要素向製造業集聚的有效舉措。
  
  二是圍繞數字強國,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中國線上經濟全球領先並同線下經濟深度交融。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45.5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9.8%。適應數字化趨勢,以數字化變革催生和創造發展新動能,《綱要》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充分利用中國市場規模巨大、數字化應用場景豐富的優勢,“以一業帶百業”,釋放更多經濟動力和消費需求,鞏固形成中國數字化發展新優勢。《實施方案》中既提出了需要提前部署的技術應用和先導示範工程,又對需要補短板的網絡基礎建設進行了補充。
  
  三是圍繞城市化戰略,推進以人為中心的新型城鎮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尊重客觀規律。產業和人口向優勢區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為主要形態的增長動力源,進而帶動經濟總體效率提升,這是經濟規律”。目前,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達64.72%,今後一個時期還會上升,完善城市化戰略,關鍵是推進以人為中心的新型城鎮化。《綱要》將擴大內需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有序銜接起來,推動資金資源集聚,建設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的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空間。《實施方案》進一步務實提出了投資與人口、產業布局互動的要求,著力形成產業密集、人才集聚、公共服務優質均衡、基礎設施優化配置的規模效應和良性循環。
  
  四是圍繞重大項目建設,持續推進重點領域補短板投資。“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供給”,謀劃推進強基礎、管長遠、利大局的重大項目,是我們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綱要》前瞻布局“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惠民生、防風險”重點領域投資,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交通、能源、水利、物流、生態環保、社會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著力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和對重大項目的牽引作用。《實施方案》在項目布局、重點選擇、鼓勵方向上提出了具體意見,在細化措施的同時又充分體現了戰略謀劃的大方向、大思路。
  
  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激發市場內生動力,實現投資可落地、可持續
  
  文章強調,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完善鼓勵長期投資的制度安排,補齊投融資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制度短板,對發揮投資關鍵作用至關重要。《綱要》從擴大內需全局視角,注重增強改革統籌力、協同力、落實力,聯動推進消費領域體制機制完善、投融資體制改革和營商環境優化工作,為培育內生增長基礎、形成總供求良性循環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制度環境。《實施方案》在細則上,進一步突出了在政策助力、資源互補的條件下,擴大有效投資可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的投融資模式與實現路徑。
  
  一是凝聚社會合力,加大對民間投資支持和引導。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根本動力來自各類市場活力不斷增強。《綱要》強調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發揮政府資金引導作用,完善項目投資回報機制,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到重大工程建設、社會民生補短板領域建設中來,鼓勵非國有資本投資主體參與國有企業的改制重組,支持民營企業成為科技研發創新主體。同時,注重切實保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培育和維護公平競爭的投資環境,形成良好市場預期。
  
  二是降低制度成本,持續完善投資管理模式。推進簡政放權,打通投資建設領域堵點,激發市場活力,是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綱要》注重統籌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既協同推進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完善投資法規制度和執法機制,又加快補齊投資項目事中事後監管短板;既點上推廣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區域評估等審批創新經驗、案例,又面上推進投資審批數據應用、共享,努力從各個環節入手,促進投資便利化,規範引導各類投資活動,提高市場投資信心。
  
  三是拓寬融資渠道,健全投資項目融資機制。豐富融資模式、拓寬融資渠道,能夠有效降低實體經濟資金成本、分散金融體系風險。《綱要》注重引導形成有效的投資閉環,推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健康發展,通過多種方式盤活存量資產,形成存量資產和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規範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合理分擔成本,形成投資收益閉環;著力提高金融供給能力,統籌發揮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作用,創新完善企業股權、債券融資工具,提高直接融資比例,充分發揮資本市場推動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樞紐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