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以中國大市場創造發展新機遇
http://www.CRNTT.com   2022-12-22 09:26:58


  中評社北京12月22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以進一步擴大進口為抓手,推動外貿領域深層次改革、高質量發展,既是推進貿易強國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讓發展成果和改革紅利惠及全球的重要舉措。

  人民日報發表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國家進口研究中心主任魏浩文章表示,對一個國家來說,出口和進口都非常重要,而進口大國往往具有更強的貿易話語權和定價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主動擴大進口,並通過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降低進口關稅、增加特色優勢產品進口、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一系列務實舉措,向世界釋放中國擴大進口的積極信號。今天的中國,已經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二大進口國,是210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市場,60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出口市場。超大規模進口,有力促進了各貿易出口國經濟發展和國內就業,也有力支持了中國國內生產保供和改善民生,有力提升了中國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話語權。

  文章稱,推動更多進口,體現了中國致力於加強全球貿易和投資的承諾,讓更多國家和民眾都有機會從全球繁榮中受益。不久前,第五屆進博會取得圓滿成功,284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齊聚上海,最不發達國家企業免費攤位數量比上屆增加近1倍,按一年計意向成交金額735.2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今天的中國,有14億多人口和4億以上中等收入群體,每年進口商品和服務約2.5萬億美元,市場規模巨大。從門類齊全的“世界工廠”到商機無限的“世界市場”,中國積極主動擴大進口,為貿易夥伴更好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創造就業崗位、實現產業結構升級提供了機遇。中國將秉持開放、合作、團結、共贏的信念,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更有效率地實現內外市場聯通、要素資源共享,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為全球經濟恢復注入更多正能量。

  文章指出,中國主動擴大進口,追求的是平等互利的雙贏多贏,有利於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正確方向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進雙邊、區域和多邊合作,促進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營造有利於發展的國際環境,共同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從過去出口創匯“賣全球”,到今天擴大進口“買全球”,中國主動開放市場擴大進口,帶動貿易夥伴共同發展,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經濟全球化注入了強勁動力。實踐充分證明,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其發展趨勢不可逆轉。中國將繼續擴大優質產品進口,推動各國各方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維護國際自由貿易體系,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暢通,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

  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主動擴大進口,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促進共同發展的長遠考量。新征程上,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進一步擴大優質產品進口,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我們就一定能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