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國經濟承壓前行穩中有進
http://www.CRNTT.com   2022-12-19 09:01:52


  中評社北京12月19日電/今年的中國經濟,並不尋常。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叠加世紀疫情,令中國經濟承壓迎考。看世界,國際環境複雜嚴峻、風急浪高,全球經濟需求不振,通脹高企;看國內,疫情持續反復,經濟發展面臨超預期變化和下行壓力。
  
  面對艱難險阻,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
  
  經濟承壓前行
  
  今年10月份,很多人期待中國三季度經濟數據的出爐。這種期盼是有原因的。今年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8%,但在疫情等非預期衝擊下,二季度經濟增長下行至0.4%。中國經濟能否頂住壓力,扭轉下滑趨勢?
  
  事實證明,中國經濟經受住了考驗。第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9%,10月份、11月份延續恢復勢頭。其中,工業、服務業、投資、消費等主要經濟指標也不斷改善,整體保持恢復發展態勢。
  
  “中國穩住了宏觀經濟大盤,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這在疫情衝擊背景下殊為不易。”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研究室主任郭麗岩說。
  
  從全球範圍看,中國經濟表現也依然突出。其中,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與全球通脹高企形成鮮明對比。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與此同時,10月份,歐元區CPI同比上升10.6%,創下歷史新高。美國11月份CPI同比增幅雖高達7.1%,但已是今年1月份以來的最低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副總裁吉塔•戈皮納特說,在全球範圍內,通脹帶來的壓力比人們想象的更為持久,預計全球整體通脹率將在2022年達到9.5%的峰值。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說,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持續加大、國內疫情散發多變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承壓前行,持續恢復,穩中有進,彰顯了大國經濟韌性。
  
  發展質量穩步提升
  
  12月9日,國產大型客機C919交付中國東方航空。這意味著中國成為繼美國、法國和俄羅斯之後,全球第4個可以獨立生產大型客機的國家。
  
  中國經濟質的提升更為亮眼。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4.2個百分點。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業增長10.7%,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13.5%。
  
  產業升級加快的同時,高技術產業投資也在提速。各地推進新能源、新醫藥等重大項目建設,加強製造業補鏈強鏈,有力支持了製造業投資。今年前11個月,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9.9%,快於全部投資14.6個百分點。
  
  這在我國高技術產業利用外資中也可見一斑。今年前10個月,實際使用外資10898億元,同比增長14.4%。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1.7%,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增長57.2%,高技術服務業增長25%。
  
  值得關注的是,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33.6%和26.9%,增速明顯快於東部地區,其中很大部分來自於製造業。從來源地看,韓國、德國、英國、日本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106.2%、95.8%、40.1%和36.8%。
  
  從整個經濟大盤來看,關係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態勢良好。國家統計局新近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我國糧食產量再創新高,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同時,各地積極做好能源資源生產供應保障。在全球面臨日趨嚴峻的糧食和能源危機之時,實屬難得。
  
  此外,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數據尤為亮眼。今年前11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25.3萬輛和606.7萬輛,同比均增長1倍,市場占有率達25%。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紛紛加快出海步伐。
  
  郭麗岩說,這說明我國綠色、低碳化轉型正在加速,在助推經濟恢復的同時,也為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同時,中國經濟發展質量提高,外溢性明顯,也對全球經濟秩序恢復發揮著穩定器作用。
  
  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如今的中國經濟,正以實際成效,詮釋著質和量的辯證法。
  
  明年前景可期
  
  展望2023年,中國經濟仍將面臨嚴峻的內外部挑戰。從外部看,加息周期下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大,逆全球化和地緣衝突使發展不確定性增加。從內部看,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並未根本性解決,經濟運行壓力仍大。
  
  12月初,中央政治局在分析研究明年經濟工作時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魏琪嘉說,中央把穩增長放在首位,體現出發展是解決前進道路上困難根本辦法的思路。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在各項宏觀政策作用下,我們有理由對2023年的經濟滿懷信心。
  
  為此,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合力。政策實施也應更注重實效和精準。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表示,中央明確提出要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抓到了問題的核心,市場信心對政策實施的有效性將產生重要影響。
  
  同時,要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優化疫情防控的務實之舉,有助於進一步穩定預期,減少因疫情防控導致的不確定性。要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動力和活力。要下決心推進各項改革,進一步解放束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我們相信,2023年中國經濟將整體好轉,穩步向上,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黃曉芳 熊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