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關注:學者熱議兩岸交流與統一
http://www.CRNTT.com   2022-12-18 00:30:45


 
  華東師大台灣研究院院長、歷史學系教授王東表示,青年是民族的未來,兩岸青年的交往交流是兩岸融合發展的希望所在。持續推動兩岸青年、特別是在校青年學生的交流交換,既是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通過兩岸青年學生的交流交換,讓兩岸的莘莘學子在校園的朗朗書聲中相識相知,在你追我趕的專業學習中彼此欣賞,在對方校園、社區的真實生活中體驗中相互理解與包容。這樣的經歷和經驗累積,伴隨著時間的推進,將有助於在兩岸青年學生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意識。這一共同體意識必將匯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從而為兩岸真正意義上的融合發展提供強大的動能。

  為了突破民進黨當局對兩岸青年學生交流交換所設置的種種障礙,王東提出兩點建議:

  一是充分發揮上海和台北的“雙城論壇”平台效應,在明年的“雙城論壇”議題設定中,可考慮增設“雙城教育論壇”或“雙城大學校長論壇”。在目前兩岸兩會商談無法正常開啟的情況下,透過“雙城論壇”中上述主題的設定與實施,讓上海和台北二市各主要大學的校長們,通過論壇,就學生互換、學分采認、學歷學位采認、甚至合作辦學達成共識,從而盡快突破目前兩岸在校青年學生交流交換的瓶頸。

  二是利用台灣地區“九合一”選舉後北台灣政治版圖發生結構性變化的這一歷史契機,創新上海-台北“雙城論壇”的機制與模式,由上海市政府牽頭,借由“長三角一體化”機制,盡快發起“長—北縣市首長論壇”的倡議。這裡所謂的“長”,即是指長三角,所謂“北”,即是指北台灣。透過長三角與北台灣(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和基隆市)縣市首長論壇機制,推動長三角地區的各主要大學,與北台灣地區的各主要大學形成某種意義上的“聯盟”關係,進而推動雙方學校學生的互換與交流。如果這一機制得以建立,在目前的情況下,至少可以實現大陸地區長三角區域內與北台灣區域內在校學生的交流交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