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感受數字技術帶來澎湃動能 
http://www.CRNTT.com   2022-12-15 17:13:14


  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機器人搭載著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和神經網絡技術,未來可以服務千家萬戶;炫酷的3D數字技術帶你“穿越”到宋朝街景中拍張個人寫真;給挖掘機裝上“數字心臟”,像“玩游戲”一樣遠程操控……在浙江杭州舉行的首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上,記者近距離感受了數字技術發展的澎湃動能。

  機器人正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助手,烹飪美食、修剪草坪、照顧老人……這一幕或許將不再是科幻電影裡的場景。在數貿會現場,來自特斯拉的類人機器人一經亮相,便吸引衆多觀衆駐足打卡。

  特斯拉現場工作人員解雲介紹,特斯拉機器人通過最為核心的“大腦”、發送指令的神經網絡等技術,已能完成行走、上樓梯、下蹲、拿取物體等動作,既能承受約半噸的重物,也可以完成輕薄物體抓取、操作機械裝置等高精度動作,預計將在3至5年內實現大規模量產。

  首屆數貿會以“數字貿易 商通全球”為主題,匯聚了境內外800餘家數字貿易頭部企業,現場展示包括汽車自動駕駛、數字影棚、人形機器人、智能座艙、智慧交通等在內的諸多數字化新技術、新產品。

  展會現場,網易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網易伏羲與中建八局聯合研發的挖掘機器人,正在四川理塘參與西南重點基建項目建設。通過遠程客戶端就能完成“點哪挖哪”、一鍵倒土、一鍵刷坡、一鍵裝車等游戲化操作。展會工作人員介紹,高原施工環境危險,遇到隧道、懸崖的施工環境可能出現側翻、坍塌等事故,在效率提升的同時,挖掘機器人也大大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環境。

  “在數字時代,研發服務、數據服務、商務服務、營銷服務、售後服務、產業鏈服務等,都在快速地以數字化的形態出現。”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會長江小涓認為,數字化的售後服務以遠程服務來替代,這是產業化保持韌性的一個表現。數字化平台則可以幫助很多企業接鏈和補鏈。

  她舉例說,一家大型工程設備生產企業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設備在運作,一旦發生故障無法抵達現場進行維修,可以借助數字化把售後服務綫上化。“這就是知識和技術跨界流動的數字化體現。”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