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發展醫養結合 實現健康養老
http://www.CRNTT.com   2022-12-11 10:01:18


  中評社北京12月11日電/醫養結合是實現健康老齡化、滿足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的重要舉措。2022年3月份,國家衛生健康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的通知》提出,提升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推動基層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有機銜接。7月份,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1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為推動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本期邀請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主持人
  
  本報理論部主任、研究員 徐向梅
  
  醫養結合促進資源服務共享
  
  主持人:近年來我國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醫養結合政策不斷完善,在發展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和推動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方面取得哪些成效?
  
  王海東(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目前,我國老年人中超過1.9億患有慢性病,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約4000萬,老年人的醫療衛生服務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趨勢愈發顯著。醫養結合,就是醫療衛生服務與養老服務相結合,是指面向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照料的基礎上,提供所需的醫療衛生相關服務。
  
  近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有關部門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推動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和健康支撐體系,努力滿足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
  
  一是醫養結合頂層設計不斷完善。醫養結合作為落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任務,寫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等多項國家重大規劃。繼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等部門印發《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今年11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著力破解難點堵點問題,進一步促進醫養結合發展,不斷滿足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
  
  二是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有效提升。自2019年起,將醫養結合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每年對轄區內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進行兩次醫養結合服務,優先為老年人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鼓勵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依法規範為老年重點人群提供多種居家醫療服務。2021年,全國共為1.2億65歲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今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的通知》,提出提升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能力。結合《“十四五”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程和托育建設實施方案》明確的支持方向和“十四五”規劃綱要102項重大工程有關項目實施,今年以來,已指導吉林、安徽、江西、湖南等地申請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依托基層醫療衛生資源建設醫養結合項目。例如廣東省佛山市均安鎮依托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醫養結合服務中心,盤活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施、人力等資源,融合醫療、康復、護理、養老等服務,為老年人在家門口提供便利可及的醫養結合服務。
  
  三是機構醫養結合服務穩步發展。推進醫養結合機構“放管服”改革,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有關部門印發《醫養結合機構服務指南(試行)》《醫養結合機構管理指南(試行)》《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簽約合作服務指南(試行)》等,優化醫養結合機構審批登記流程,規範服務與管理。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組織開展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專項行動,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重點支持一批醫養結合能力突出的服務機構建設。組織開展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確定520家試點機構,讓老年人在醫養結合機構即可獲得遠程醫療、慢病管理等便利服務。鼓勵各地探索形成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簽約合作、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養老服務、養老機構依法開展醫療衛生服務等多種模式。例如河北省邢台市推進“醫養一體、兩院融合”的服務模式作為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受到通報表揚。截至2021年底,全國醫養簽約對數近7.9萬對,是2017年的6.6倍。全國共有兩證齊全(具備醫療衛生機構資質,並進行養老機構備案)醫養結合機構6492個,較2017年增加76.7%;機構床位總數175萬張,較2017年增加176.9%。
  
  四是醫養結合服務質量不斷提高。連續3年開展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並將其納入全國質量工作考核省級政府質量工作考核要點,列為全國“質量月”活動內容。實施醫養結合示範項目,開展醫養結合示範省(區、市)、示範縣(市、區)和示範機構創建活動,推動全國醫養結合工作深入健康發展。將老年醫學和醫養結合機構醫護人員納入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衛生健康緊缺人才培訓項目,開展醫養結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訓項目,加強醫養結合人才隊伍建設。會同工信部等部門實施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推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在醫養結合領域應用,近5年共評選出示範企業202家、示範街道(鄉鎮)342個、示範基地86個、示範園區2個。
  
  醫養結合將相對獨立的醫療衛生資源和養老服務資源有效結合,實現了資源共享、服務銜接。實踐證明,推進醫養結合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增強老年人獲得感和滿意度的重要舉措。
  
  各地積極開展示範創建
  
  主持人:全國醫養結合示範機構創建工作正如火如荼開展,請分享各地在醫養結合方面的典型案例。
  
  李長寧(中國健康教育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當前,我國正經歷快速的人口老齡化。截至2021年底,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到18.9%,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到14.2%。扎實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是當前一項迫切的任務。為引導鼓勵各地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開展了全國醫養結合示範創建工作,於今年4月印發《醫養結合示範項目工作方案》《關於開展第一批全國醫養結合示範縣(市、區)和示範機構創建工作的通知》。各地對標示範項目工作方案,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積極籌備示範創建自評申報、省級推薦等工作,初步形成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
  
  一是積極推動形成“黨政重視、部門協同”的工作格局。多地高位推動醫養結合工作,將其列入經濟社會發展重點任務,成立黨委或政府負責同志任組長的領導協調小組,建立由衛生健康部門牽頭,民政、發展改革、教育、財政等部門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例如山東省將創建全國醫養結合示範省作為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項目之一,各市均成立由政府負責同志任組長的醫養結合工作領導小組;浙江省統籌推進健康中國戰略與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將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機構床位比例、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數占比、每千名老年人醫療機構及老年康復護理床位數等多項指標納入《健康浙江考核評分細則》。
  
  二是積極出台配套政策,多方協同推進醫養結合。各地在財政補貼、金融支持、收費價格、醫保支付、薪酬激勵等方面進行政策創新,持續優化醫養結合發展環境。例如山東省對機構護理型床位建設每張補貼8000元至12000元,入住的中、重度失能老年人每人每年分別補助2400元、3600元,省級補貼累計已達14.54億元;四川省對開展養老服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進行動態調整,養老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突破績效工資總額天花板,有效調動醫務人員參與醫養服務的積極性;河北省出台金融支持醫養結合項目方案,安排專項信貸規模50億元,制定20條支持措施,為有融資需求的醫養結合機構提供“一對一”金融服務,已提供優惠貸款24.85億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今年向烏魯木齊市、昌吉州、伊犁州、博州的10家醫療機構撥付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2000萬元,建設一批社區(鄉鎮)醫養結合服務中心。
  
  三是積極探索服務模式,不斷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能力和水平。各地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服務項目及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為基礎,結合自身優勢,不斷拓展服務內容,提升服務質量。例如四川省打造方便可及的醫養服務圈,創新開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門行動”。今年以來,全省共組織1.08萬支家庭醫生團隊,為20.1萬名65歲及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免費上門健康服務;北京市朝陽區79家養老機構通過內設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等方式,實現醫養結合服務全覆蓋;上海市建立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標準和第三方評估機制,實現評估員培訓統一組織、統一教材、統一考試、統一發證,不斷提升評估服務質量;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組建“街道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和“社區嵌入式養老複合體”,延伸服務支撐居家健康養老;廣州市增城區中醫院托管運營區頤養院,為入住老年人提供中醫理療、針灸推拿、穴位敷貼等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服務。
  
  四是積極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智慧化醫養結合服務。各地持續推進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組織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加強信息監測,努力提升醫養結合服務效率和水平。例如安徽省成立智慧健康養老事業和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大力發展智慧健康養老,全省現有國家級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企業11家、示範基地7個、示範街道(鄉鎮)25個;上海市將醫養結合服務納入“健康雲”信息管理平台,完成238所標準化智慧健康驛站建設,加強高危因素和重點疾病篩查和干預;寧夏回族自治區構建“互聯網+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將醫養結合服務延伸到社區和老年人家庭。
  
  各地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以示範創建工作為重要抓手,推動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未來要進一步發揮醫養結合示範省(區、市)、示範縣(市、區)和示範機構的引領作用,在全社會營造“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幸福老年人”的良好氛圍,為老年人提供優質、高效、便捷、可及的健康養老服務。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