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監管合力打擊“代理退保”違法違規活動
http://www.CRNTT.com   2022-12-09 17:22:59


 

  對於保險消費者而言,一方面,其要被“代理退保”機構收取高額“代理維權”手續費;另一方面,有的消費者退保後還被誘導“退舊買新”,購買所謂“高收益”理財產品,甚至截留侵占消費者退保資金,暗藏集資詐騙風險。此外,“代理退保”黑產組織還會要求消費者提供詳細個人信息,這些信息可能被惡意使用、違法洩露或買賣。 

  多措并舉才能鏟除黑產 

  從2018年起,監管部門就持續發布風險提示,提示確有退保需求的消費者通過正規途徑來退保。去年,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銀行業保險業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強調要嚴厲打擊“誤導或慫恿保險客戶非正常退保”行為;同時,中國銀保監會、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正聯合開展整治“代理退保”黑產亂象專項行動,從嚴加強行業監管、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近期,深圳、海南、湖北、江西、重慶、安徽等多地(市)公安機關發布公告,向社會征集“代理退保”黑產違法犯罪綫索。 

  “代理退保”黑產機構如何獲得生存空間?據受訪的業內人士介紹,相關機構利用消費者希望減少退保損失的心理,號稱可以全額退保以獲得消費者信任,同時,其切斷消費者和保險公司及監管部門的正常溝通途徑。這些黑產機構的全額退保訴求之所以能成功,采取的核心手段就是惡意投訴。面對投訴,不少保險公司出於各方面壓力而妥協,從而讓黑產機構得逞。 

  同時,為了快速做大保費,壽險公司普遍對長期險業務設置了較高的傭金比例,部分險企給出的首年傭金加獎金等總金額甚至高出首年保費,這也讓部分不法分子發現“商機”,采取先投保再惡意投訴全額退保的方式或者慫恿客戶“退舊保新”等方式獲利。 

  李世同表示,要根治“代理退保”黑產問題,不僅要靠監管部門對消費者進行教育,監管部門和公安機關聯手進行嚴厲打擊,還離不開行業發展模式的轉型升級,離不開保險公司治理的完善,以及對產品銷售的持續規範。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