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及其重大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22-12-06 17:21:57


 

  2013年,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闡明了我國現代化同西方國家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區別,即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我們要後來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來,決定了我國發展必然是一個“并聯式”的過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叠加發展的。在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等一系列重要論斷。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2015年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在一些地區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突出抓好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現代農業經營體系3個重點。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是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2016年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闡明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目標,同時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一重要任務,極大豐富和拓展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內涵和要求。在十九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許多重要特征。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現代化標准。”在此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方面重要特征。

  在這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的基礎上,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為深入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提供了重要指導。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在深刻總結我國和世界不同國家現代化實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全面系統回答了中國作為人口規模巨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現代化的目標、道路、原則、方向、路徑、方法、重點和著力點、本質要求、世界意義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實現了現代化理論的重大創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科學理論指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