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空間站提供國際合作新平台
http://www.CRNTT.com   2022-12-05 18:44:45


 
  “展現了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

  從2021年4月天和核心艙發射到這次神舟十五號飛行任務,中國載人航天密集實施11次發射、2次飛船返回、7次航天員出艙,4個飛行乘組12名航天員接續在軌駐留,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組裝建造如期完成,跑出了新時代中國航天發展的加速度。

  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是空間站三艙組合體組裝完成後,第一個到訪的乘組。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報導說,中國空間站的“三艙三船”組合體,達到當前設計的最大構型,總重近百噸,“這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航天工程能力”。

  “在過去10年中,中國不斷展示其在太空領域的實力。”印度《今日特倫甘納》報導說,神舟十五號成功發射,中國更加接近正式建成空間站的目標。

  西班牙埃菲社刊發報導說,中國空間站未來可能成為世界上唯一在軌運行的空間站。報導還回顧了中國近年來在太空探索領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包括月球探測器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火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等。

  “中國在太空探索中取得了多項成就。”美國“太空新聞網”回顧了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的長足進步,強調中國還將繼續推進探月計劃。

  俄新社報導援引俄羅斯漢學家尼古拉·瓦維洛夫的話說,中國空間站的創建“展現了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

  “邀請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空間站合作”

  中國空間站完成在軌建造以後,將轉入為期10年以上的應用與發展階段。航天員將長期在軌駐留,開展更加深入的空間科學研究和宇宙空間探索。中國空間站將為人類探索太空提供重要合作平台。

  英國國家空間學院院長阿努·歐嘉接受半島電視台採訪時表示,中國空間站將帶來新的科學實驗能力,支持微重力環境下的生物醫學、材料科學等領域研究,“這能讓我們對這些學科產生新的認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