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英媒文章:西方狡猾算計并非“法寶”
http://www.CRNTT.com   2022-12-04 18:12:16


  中評社北京12月4日電/據參考消息網報道,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11月30日刊發題為《西方提議的對俄石油限價并非法寶》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俄烏衝突爆發9個月後,石油收入仍在繼續填補普京的戰爭資金。但歐盟將於5日最終實施禁止從海上進口俄羅斯石油的計劃。這項計劃還將禁止歐洲公司在世界任何地方擔保、運輸或交易俄羅斯原油——除非石油售價低於西方規定的上限。

  自從2月戰爭開始以來,西方一直在努力解決一個難題:如何在避免減少全球石油供應并加劇通脹從而損害全世界消費者利益的情況下削減俄羅斯的化石燃料收入?歐洲最初構想這項禁令時,揚言將重創俄羅斯的石油現金流。歐洲的保險公司和航運公司長期以來牢牢控制著能源市場。所有油輪高達95%的財產和損失補償險都由英國和歐盟公司經手。這似乎是西方可以用來控制俄羅斯石油全球銷售的一個手段。

  然而,這項禁令宣布之時就明顯存在一個缺陷。如果俄石油不能進入市場,那麼全球油價可能飈升,損害西方的利益。因此,美國財政部制定一項狡猾的計劃,給禁令打了折扣:允許歐洲公司繼續提供服務,前提是涉及的石油以西方確定的低價出售。

  這在紙面上看來很精明。如果把價格定在俄眼下得到的市場價以下,就會降低其收入。只要油價高於生產成本(據信每桶為20至44美元),普京就仍有理由開采石油。消費者將以折扣價獲得石油,通脹也將受到控制。

  然而,頭腦冷靜的石油人說,生活很少如此完美。存在兩個不確定性。一是如果歐洲公司真能卡住俄羅斯的脖子,普京將如何應對。俄羅斯已經表示將拒絕使用加入石油上限計劃的油輪。俄羅斯可能減少石油出口,依賴數量較少的非西方油輪和保險公司,從而導致全球油價急劇上升。

  對這一點的擔憂可以解釋為什麼西方一直小心翼翼地把油價固定在對俄羅斯仍有吸引力的水平。油價預計將維持在每桶60美元左右。然而,這意味著禁售和限價計劃沒有產生什麼影響。<nextpage>

  另一個不確定性是,西方對全球石油市場最終能有多大影響力。中國、印度和印尼等國希望避免參與西方的制裁和禁運。

  石油市場的真正力量對比將在12月5日之後顯現出來。價格可能飈升。不過,今年的教訓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全球石油系統的適應性比你可能設想的強。就像金融制裁激勵人們想方設法逃避西方銀行系統一樣,這場戰爭也將導致其他國家繞開西方的能源基礎設施。作為武器,制裁和禁運威力有限,“保質期”也有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