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縣域經濟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http://www.CRNTT.com   2022-11-14 08:33:15


 
  繼續完善和強化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領導機制,鞏固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各級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形成全黨動員共促鄉村振興的局面,確保黨和國家各項興農富民政策層層傳導、層層落實。加強基層黨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全面、準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加強縣域內基層黨組織建設,拓展基層治理網絡,有效結合黨組織、生產基地和農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引領生產方式變革,籌措發展資源,提高治理活力和效能。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發揮黨支部社會治理的樞紐作用,通過“黨支部+基地+農戶”的模式,增強黨支部對於發展方向的引領力、社會資源的統籌力。推進縣域內領導幹部下沉,建立鄉村振興聯繫點制度,強化縱向互動,優化“幹部進村,包社聯戶”工作格局,加速縣—鄉—村之間的信息傳導,增強工作統籌力。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全面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提升縣域範圍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產業融合發展水平

  文章分析,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這為繼續加強城鄉融合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城鄉融合發展具有必然性,社會分工和企業內部分工的相互作用也決定了產業融合的形態。縣域是統籌新型城鎮化建設與鄉村振興的戰略支點,在縣域內形成融合發展格局是從農村治理轉向城鄉治理的重要體現,能夠提高產業鏈價值,進而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增進人民福祉。

  提升縣域整體發展水平是縣域範圍內實現融合發展的基礎。要發揮縣域作為與城市地理空間和產業空間最為接近的經濟單元優勢,充分承接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引導城市產業鏈梯度轉移和延伸,提升總體發展水平。通過農民就近就業創業、發展縣域富民產業等政策設計,吸引資本和勞動力回流,增加縣域核心區公共服務供給,使各類生產要素發揮出更高的配置效率。

  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是縣域範圍內實現融合發展的關鍵。應突破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體制障礙,促使更多縣城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向農村地區延伸,推動縣城與鄉鎮公共服務建設和管理一體化,形成縣城與農村地區要素資源雙向流動的良好格局。在完善好交通設施、供水網絡等市政設施體系的基礎上,構建縣域農村基礎設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護機制。推進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實現數字技術賦能水、電、路、氣、郵政通信高效管理。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擴大教育、醫療、養老、文化等資源覆蓋範圍,增進公共服務供給。以政府指導推動產業鏈延伸,形成產業新業態,提升農業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水平,融合一二三產業建設富民產業集群,建設現代化金融和勞動力市場,推進分工和協作,形成縣域內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