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原料用能“鬆綁”釋放哪些信號?
http://www.CRNTT.com   2022-11-13 08:47:27


  中評社北京11月13日電/壓在化工企業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發布通知,明確提出在“十四五”省級人民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中,將原料用能消費量從各地區能源消費總量及能耗強度中扣除,並明確了具體扣減方法。對原料用能和燃料用能加以區別對待,能夠更為科學準確地反映能源利用實際,為高質量發展騰出用能空間,為維護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什麼是原料用能?簡單說,原料用能是指用作原材料的能源消費,即能源產品不作為燃料、動力使用,而作為生產非能源產品的原料、材料使用。比如,企業以原油為原料生產汽油、柴油等成品油,用到的原油就屬於燃料用能;若企業以煤炭、石油或天然氣生產非能源用途的烯烴、芳烴、合成氨等產品,用的能源就屬於原料用能。
  
  為何要對原料用能和燃料用能進行差異化管理?我們知道,在化石能源使用中,直接燃燒是碳排放的最主要來源。原料用能與燃料用能則不同,在碳排放方面存在很大差別。作為原料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並沒有被“燒掉”,而是在工藝系統中密閉轉化為其他產品,帶來的碳排放遠遠低於燃料用能。同為能源消耗,如果把原料用能簡單視作“燃燒”來計算碳排放,顯然並不科學。
  
  過去我們“胡子眉毛一把抓”,對二者一視同仁管理,帶來一系列發展問題。我國原料用能雖然只占到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7%左右,但關係到化工、有色以及下游紡織、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一系列產業,在工業體系中的地位作用非常突出。2021年9月份,受能耗“雙控”政策影響,全國多個省份出現限電,“一刀切”削減用能總量導致一些化工企業被迫停產,部分省份黃磷、純碱、醋酸等上游基礎化工原料、中游醫藥中間體、獸藥中間體、染料中間體等生產受限,市場供應緊張,大宗化學品市場價格出現了頻繁劇烈波動,產業鏈供應鏈擾動明顯。更嚴重的是,受制於用能指標,一些國家亟需的新增化工項目長時間卡在審批環節,無法啟動。
  
  我國正處於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保障原料用能至關重要。對於“卡脖子”問題,大家更為熟知的是芯片,但我國高端電子化學品、高端功能材料、高端聚烯烴等化工新材料的對外依賴度絕不亞於芯片。歷史證明,每一次科技革命一定伴隨著材料的革新,未來製造業競爭的關鍵也是材料。在德國製造業平均成本中,材料占比超過一半,通過材料提升帶來的效益比節能高10倍,比改善物流高30倍。可見,關鍵材料不突破,先進製造就是“空中樓閣”。
  
  近年來,我國化工新材料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先後攻克了有機矽、MDI、特種工程塑料等關鍵技術,但總體仍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低端過剩、高端不足”的結構性矛盾非常突出。
  
  與發達國家相比,當前我國原料用能比例明顯偏低,背後反映的是產業形態、工藝路線、產品結構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我國將穩步推動“減油增化”、加快發展高端化工新材料產業,原料用能規模也將隨之增長。早在2021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明確提出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此番進一步完善細化該政策,意味著很多化工項目所需能耗指標大幅下降,此前許多卡在審批環節的項目有望獲批。長遠看,原料用能扣減新政策有利於加快推動能源要素向單位能耗產出效率更高的產業和項目傾斜,推動加快構建高端完整的化工生產和供應體系,助力製造強國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需要強調的是,原料用能扣減不是鼓勵各地盲目發展石化化工、煤化工等項目,也不是為相關產業發展敞開口子。各地要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從政策符合性、程序合規性、技術先進性等方面嚴把項目准入關,堅決不放鬆項目准入要求。相關企業也要毫不鬆懈地做好節能降碳工作,持續提升原料用能利用效率,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持續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實現高質量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軼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