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從燈塔工廠看中國製造“數字蝶變”
http://www.CRNTT.com   2022-11-12 08:32:43


數字化轉型不是製造業的“選擇題”,而是關乎中國經濟和企業長遠發展的“必修課”。
  中評社北京11月12日電/近日世界經濟論壇公布最新一期“燈塔工廠”名單,在新入選的11家燈塔工廠中,有5家來自中國。“燈塔工廠”由世界經濟論壇和麥肯錫公司共同挑選,不僅是全球製造企業工業4.0的領跑者,也是數字化轉型的表率。目前全球114家燈塔工廠中,中國有42家,占比超過三成,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燈塔工廠”的國家。

  環球時報發表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數字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劉典文章表示, “燈塔工廠”數量迅速增長的背後,是中國製造業正在經歷一場“數字蝶變”。“十四五”以來,中國加快培育數字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推動“智改數轉”,“燈塔工廠”就是典型代表。得益於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等先進技術賦能,“燈塔工廠”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生產力,促進了節能減排和經營優化。

  文章分析,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看待中國“燈塔工廠”背後的“數字蝶變”。一是國家戰略層面正在推動製造業進入數字化時代。近年來,製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已經上升成為國家戰略的重點。從2017年開始,發展數字經濟,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就成為未來中國製造業的重點。恰好第二年,“燈塔工廠”評選項目啟動。第一批9家入選的燈塔工廠中,中國就占了3家。在隨後幾年的“燈塔工廠”評選中,電子產品、汽車、工業自動化等領域均有中國工廠的身影。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起到了驅動產業鏈融通發展的作用,也是中國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重要抓手。

  二是數字化轉型優勢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競爭優勢。隨著技術複雜程度越來越高,傳統工業模式已無法適應未來製造業要求,而數字技術與傳統產能的結合能極大地降低成本,提升企業利潤率。根據麥肯錫公司的數據,與數字技術成功結合的“燈塔工廠”,生產力平均提升超過250%,二氧化碳排放減少超過97%。其本質就是數字技術在產業鏈中不斷釋放價值,帶動製造業轉型升級,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三是數實融合帶來市場新機遇和產業新動能。中國具有龐大的內需市場,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不僅刺激了現有市場的需求,也將帶動科技創新和數字產業蓬勃發展。近年來中國一直在提“數實融合”,借用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賦能傳統行業,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活力。本次入選“燈塔工廠”的晟碟半導體上海工廠,通過對生產各環節大數據的采集、機器學習與分析,提升了工廠生產效率,也顯著降低了能耗污染。目前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不僅要加快創新,提升中國專利的影響力,還要加快數實融合,發揮信息技術對製造業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文章強調,數字化轉型不是製造業的“選擇題”,而是關乎中國經濟和企業長遠發展的“必修課”。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過去十年,中國深入實施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取得重大成就。現階段,中國數字經濟仍存在大而不強、快而不優等問題,加快深化產業數字化轉型,將數字技術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嵌入製造業的設計、生產、運營、管理和物流等多環節,才能助力推動傳統產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進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